但更深的是一種無力感,面對黑哨和個人偏見的無力感。
翌日,全美各大體育媒體的頭條,果然如預想般顛倒黑白。
ESPN:《團隊至上的勝利!勒布朗喚醒沉睡的騎士,眾志成城扳回一城!》
配圖是詹姆斯振臂怒吼,身後是情緒激動的帕克、吉布森等隊友。
TNT:《領袖的力量!詹姆斯以身作則,激發隊友潛能,逆轉乾坤!》
文章著重描寫詹姆斯下半場的領袖作用和對隊友的激勵,對裁判的爭議和杜蘭特被罰下隻字不提,或者輕描淡寫為“比賽激烈的一部分”。
《克利夫蘭老實人報》更是露骨:
《暴君的末路?趙瑞獨木難支,雷霆體系崩塌!》
文章極盡嘲諷之能事。
“趙瑞用他無休止的單打和霸佔球權,終於耗盡了隊友的耐心和能量。杜蘭特的六犯離場更像是積怨的爆發?當球權永遠集中在一個人手中,失敗是必然的。勒布朗證明了,偉大的領袖是讓隊友變得更好,而不是讓自己成為唯一的光。”
社交媒體上,“團隊籃球VS自私球霸”、“勒布朗的偉大領導力”、“趙瑞毒瘤”等話題迅速衝上熱搜。
無數評論指責趙瑞是球霸,忽略了杜蘭特和隊友的作用,甚至將雷霆的失利完全歸咎於他的“獨斷專行”。
他們選擇性無視了趙瑞季後賽和總決賽至今的助攻王身份,無視了他無數次精妙的傳球和犧牲,只記住了他最後時刻的持球強攻。
人心中的成見,真的是一座大山。
當媒體和部分球迷對趙瑞形成了“狂妄”、“自私”、“球霸”的刻板印象後,任何事實在他們眼中都會被扭曲成佐證這一偏見的材料。
趙瑞在酒店房間裡,面無表情地翻看著平板電腦上這些顛倒黑白的報道和評論。
憤怒嗎?當然有。但更多的是冰冷的嘲諷和一種早已預料到的麻木。
他關掉平板,走到窗邊,俯瞰著克利夫蘭喧囂的街道。
總比分2:1,系列賽遠未結束。
媒體的聒噪,裁判的黑暗,對手的盤外招,還有這座壓向他的成見之山……
都無法動搖他心底唯一的目標。
贏下總冠軍。
他拿起手機,螢幕亮起,桌布是他和奧爾森在洛杉磯陽光下燦爛的笑容。
他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。
電話很快接通,奧爾森帶著一絲小心翼翼和歉意的聲音傳來。
“嘿趙瑞,我看了比賽!對不起,我之前太任性了。那些報道……太可惡了!”
趙瑞聽著她的聲音,心底的堅冰似乎融化了一絲。
“都過去了,莉茲……是我該說抱歉,之前態度不好!”
兩人聊了很久,奧爾森訴說著劇組的趣事,表達著對他的支援和信任,最後輕聲說。
“我相信你,瑞。你一定會帶著奧布萊恩杯和拉塞爾杯來洛杉磯的,我等你,我們一起慶祝!”
趙瑞的臉上,終於露出了系列賽開始以來第一個發自內心的笑容。
“嗯,我答應你,一定帶著它們去找你!”
結束通話電話,趙瑞深吸一口氣,克利夫蘭夜晚的空氣似乎都清新了一些。
他走到房間中央,拿起籃球,一下,一下,沉穩地拍打著。
媒體的喧囂,裁判的黑暗,成見的大山……
都擋不住他前進的腳步。
下一場,速貸中心,再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