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什麼人嘛。”
劉紹撇嘴。
他皇爺爺就是嘴硬。
嘖嘖嘖!
明明心底還惦記著人家,就是嘴硬。
嘖嘖嘖。
劉紹一個勁的撇嘴。
總有一天,他要把這個老執拗給掰過來!
從紫宸殿回到東宮。
剛一進院子。
就聽到院子裡面的涼亭下面。
幾名穿著儒袍,戴著儒冠的大儒正在和他老子高談闊論。
“殿下,這“推”字應該改為“敲”字更好,如此更加符合意境。”
“不錯,今朝大雪,來年必是豐年,若是用“推”不顯意境,未有“敲”字,方可突出。”
“誒,有理,有理。”
……
東宮,涼亭下。
劉承梁披著藏青色的大氅和幾名大儒,圍坐在暖爐旁,搖頭自語,一邊推敲,一邊閉眸感悟。
劉紹不忿,忍不住黑著臉道:“都下去。”
聽著劉紹此話一出。
那些圍繞在劉承梁周圍的戴著儒冠的儒生臉色微微一變。
就是劉承梁也詫異的睜開了眸子。
“讓你們下去沒聽到嗎?”
劉紹寒著臉,穿著鶴氅站在涼亭外面,喝道。
“諸位今日先到此。”
看著劉紹臉色似乎有些不對的樣子,劉承梁站起身,對著周圍的幾名儒生拱手一禮。
“對了,今日這事莫要外傳。”
劉承梁又是囑咐道。
“我等明白,明白。”
幾名穿著儒袍,帶著儒冠的儒生連連開口一一對著劉承梁拱手一禮,又對著劉紹拱手一禮之後。
這才緩步離去。
“紹兒,你怎麼了?”
看著幾人離去之後,劉承梁微微詫異道。
“爹,今日大雪,您是有功夫,有心情在此賞雪,在此吟詩,但您想過城外的百姓那些忍飢挨餓的百姓沒有。
如果您有這個時間,您往紫宸殿跑跑,皇爺爺那邊對您會不會對您有不一樣的看法?”
劉紹忍不住責問道。
“嘿,你小子還教訓起我了。”
劉承梁啞然,似有些好笑的看著劉紹,:“誰說,你老子我閒著的?”
說著從袖子裡面掏出一份奏疏遞給劉紹。
【京畿百姓受災統計名錄】
看著這個名錄出現,再看著裡面的內容,劉紹的眸子詫異起來了。
他沒想到他老子居然不聲不響的搞了這麼多事情。
“那你為什麼不拿去給皇爺爺?”
又看了一眼其中的名單,劉紹一臉古怪。
他好像冤枉他老子了。
“呵,你以為你老子真的就只會吟詩作畫?就會和那些儒生高談闊論?
若是真的這樣,你老子我能穩坐監國之職二十多年?”
劉承梁斜眸道,:“但那還是算了。”
劉紹:“……”
這是還置氣呢?
不過,他老子開始轉變,倒也挺好。
劉紹看了一眼手裡的奏本,利用著過目不忘的天賦詳細的記下了其中的數字。
因為他感覺這裡面的數字肯定有用。
而且不看不要緊,一看確實是有些觸目驚心。
就是一場大雪,受災的百姓居然已經達到千戶之多。
而這還是剛剛統計上來的。
不過好訊息卻是,工部,戶部,都察院,京兆府尹的官員已經過去。
暫時倒也不需要他操心
把奏本遞給他老子,劉紹給他老子開口道:“爹,我們去內府司一趟。”
“去內府司幹嘛?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