劇組對預算把控嚴格,對資金開支敏感,各種人工開支佔比大,拍戲群演要多少人,分解劇本出預算表時差不多定好了。
隨著群演片酬上漲,一般劇組請不起太多群演,有些劇組乾脆把這部分開支削減壓縮。
兩軍對壘,成千上萬人的國戰,不敢給全景鏡頭,就拍點區域性鏡頭,群演稀稀疏疏走位,大場面戲份拍成村子間械鬥。
往後村戰場面越來越常見。
一場戲動員5000群演,這在蔡玉濃看來是無法理解的。
人多,代表開支大,代表不可控因素多,後者容易轉化為時間成本和資金壓力,對製作團隊的排程能力充滿挑戰。
“你們這部戲投資規模多大啊?”
“幾千萬吧。”
“資金到位了?”
“野生文化不缺錢,也不缺投資方。”
實話最傷人。
張錦軒一句話把蔡玉濃幹沉默了。
“蔡總,《縫紉機樂隊》的情況就是這樣,我們這邊只能嚴格執行拍攝計劃,沒辦法更改。
“我建議你和《山海經之赤影傳說》劇方溝通,把娜札的戲份推遲到12月拍攝。
“如果實在協調不了,唐人公司想給娜札接哪部戲,儘快和兩邊劇組確定,不要拖延時間好吧?
“《縫紉機樂隊》等到9月份,9月唐人不來簽署正式合同,我們會選擇其他演員。”
蔡玉濃回道:“我和《山海經之赤影傳說》選角團隊再溝通一下,會盡快給你們答覆。錦軒,實在不好意思,給你們添麻煩了。”
“蔡總客氣,我們雙方只簽了意向約,沒有強制約束力和法律效力,在簽署正式合同籤都有選擇餘地。現在出問題很好解決,開機之後整活就很難看了。”
“這個你放心,我們唐人的藝人都很敬業。”
確實敬業,一姐把自己賠進去了,一己之力養著5位老人。
娜札把組局者睡了。
“蔡總,有機會合作,先這樣,再見。”
“期待合作,再見錦軒。”
娜札看到張錦軒放下手機,立馬嬌笑著表態:“軒寶寶,我不去拍《山海經之赤影傳說》,只拍你專門給我做的《縫紉機樂隊》。然後兩部戲都是女主,還是電影女主逼格高。”
張錦軒樂道:“笨蛋美娜,電視劇賺錢多。”
“這部電影我有多少片酬?”
“不多,100萬。”
娜札驚呼道:“100萬好多了,以前我拍電影只有幾萬塊。”
“反正你自己決定咯,想拍哪部戲拍哪部,我不干涉。”
《縫紉機樂隊》是為娜札開的專案,女主人選卻非她不可。資源喂嘴邊,吃不吃是她的事。
難道還要掰開嘴灌進去?
張錦軒沒這種雅興。
過了幾分鐘,蔡玉濃給娜札打了個電話,娜札堅決表示接拍《縫紉機樂隊》,蔡玉濃知道她的態度也沒多勸,叮囑兩句就掛了。
娜札扔掉手機,黏黏糊糊地貼到張錦軒身上,繼續剛才的嘴皮子功夫。
小別勝新婚。
二人在床上膩到下午,午飯都是小助理送到門口的。
張錦軒連跑九天路演,身心俱疲,本想在家宅兩天休整一下,可惜事不由人。
一堆人打電話找他。
柳念琴在電話裡提了個事:“老闆,《內在美》票房過5億,要不要開個慶功會,給主創團隊成員和主要演員補個紅包?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