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給你說一句,jennymarsseiya。”
壯壯問道:“這句什麼意思?”
“介尼瑪誰呀?”
“哈哈,軒哥你太有才了。”
黃夢盈緩緩從護欄上滑下來,蹲地上,頭埋進膝蓋,肩膀劇烈抽動著,笑不活了。
“最後再說一句,ninesaysay。”
“什麼意思?”
“愛誰誰。”
“哈哈,不行了,不行了,等會再拍,先讓我笑一會兒。”
張錦軒看著兩個笑廢掉的人,心裡十分無奈,他們的笑點未免太低了,這在前世都是被玩爛的諧音梗了。
幾分鐘後,黃夢盈、壯壯笑夠復工。
“夢盈,你背對鏡頭幹嘛,轉過來呀。”
“不要,妝花了,肯定超難看。”黃夢盈嬌滴滴地嗔怪道:“軒哥,我笑點低,你不要老講笑話逗我嘛。”
“上一期還說自己笑點高呢。”
“管你。”
“行吧,背對鏡頭拍。”
張錦軒面對黃夢盈側身站立,不時偏頭看向鏡頭,切入正題。
“剛剛說那幾句英語都是逗悶子的,大家不要當真,但天津兼收幷蓄的影響確實非常深刻。尤其在飲食文化上,天津菜有五個特點,擅烹兩鮮,講究時令,精於調味,技法獨特,適應面廣。”
“天津菜受淮揚菜、魯菜、東北菜的影響比較大,又在本地濃郁的碼頭文化影響下形成偏鹹甜的口味。”
“有觀眾可能不理解了,口味和碼頭文化有什麼關聯呢?”
“這是因為在碼頭工作的工人工作強度大,幹體力活的人多,需要保證充足的食鹽、碳水攝入量才有力氣幹活,久而久之,口味就變重了。”
“另外還有境內鹽鹼地和地下鹹水等多方面的影響,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”
“今天我們到天津來,做的自然就是天津菜了。我本人不是天津人,對天津人的口味無法精準把控,做出來的菜很可能翻車。”
“那麼問題來了,今天我要做什麼菜呢?”
“老爆三。”
“這道菜與宮爆雞丁、魚香肉絲、木須肉並稱為天津四大家常菜,在天津菜中很有代表性。”
“做老爆三要用到豬裡脊、豬肝和豬腰,大家看過兩期影片,知道我們做每道菜都要自己獲取主要食材,今天要去哪兒弄三種食材呢?”
“幸運地是,有人願意提供食材。不幸地是,我攤上大事了。”
“有位十五歲的廚藝屆小孩哥向我發起挑戰,我們各做一盤老爆三,一菜決高下,看誰做出來的好吃。”
張錦軒臉色嚴肅,“各位,你們千萬不要小看人家,這位小孩哥6歲上灶,已經做了9年菜,廚齡比我長好幾倍,絕對是個狠人。”
拍影片嘛,哪怕不在乎輸贏,也得極力烘托氣氛,營造看點,提高觀眾的緊張感、代入感和期待值。
“最要命地是,他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,家裡開了一間狗食館兒,狗食館兒就是蒼蠅小館,路邊小餐館,他對天津人的口味非常熟悉。直覺告訴我,這次天津之行很可能會遭遇滑鐵盧……”
更巧地是,他話音剛落,小當家的電話就打來了。
張錦軒臉色古怪,心說不會吧,這麼默契,難道要滑跪?
不可能,絕對不可能。
22對15歲,兩世10年廚齡對9年,優勢在我。
“小孩哥打電話來了,我接電話聽聽他怎麼說。”
黃夢盈用手掩嘴,微微側頭,目露關注。
張錦軒接通電話,“喂,小當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