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,張錦軒請黃夢盈和壯壯吃火鍋,找了家正宗四川火鍋店,葷素菜可勁上,力求讓黃夢盈吃飽吃美。
她來拍影片,任勞任怨摘一上午柳穗,分文不收,還貢獻了一個路燈梗名場面,一日三餐肯定不能虧待她。
張錦軒邊吃火鍋邊刷微博,花錢買了流量加油包,現在流量充足得很,隨便刷。
從昨晚到現在,十來個小時過去,#野生廚房張錦軒#這個詞條的排位殺進前十,排第七位,話題廣場前幾條是楊蜜、娜札、楊梓、張紜龍他們幫忙轉發的微博。網友踴躍發博,正經評論的評論,玩梗的玩梗,很熱鬧。
張錦軒友情提供的表情圖被人裁剪出來,單獨發著玩,跟病毒似地全平臺傳播。
微博粉絲數從昨晚的4萬+暴漲到10萬+,如果話題不掉榜,下午還能漲一些。
一天漲粉數就抵得上娜札演個小雪了。
很恐怖。
優酷首頁“原創”欄目,《野生廚房第一期北京烤鴨》以150萬+播放量傲視群雄,成為首頁上除大熱新聞以外播放量最高、評論數最多的影片,其他原創影片都無法與之爭鋒。
最好玩地是B站上的播放量。
此時B站使用者百萬上下,《野生廚房第一期北京烤鴨》的總播放量竟然高達中幾十萬,孤零零地擠在一堆二次元影片中間,左邊是動畫萌妹子,右邊是漫男,就張錦軒一個真人,要多扎眼有多扎眼。
“什麼情況,B站變天了嗎?”
“兄弟,做鴨來B站,你發錯地方了吧?”
“稽核呢,趕緊出來洗地。”
“幾十萬播放量,這貨絕對刷點選了,咱們B站沒這麼多人。”
“都誰在看啊,別點了,把它弄下去,影響我看番。”
“小張還是有實力,微博上熱門話題榜,優酷原創欄目首頁展示,竟然連我們B站都不放過,你一個活人用得著跟紙片人較勁嗎?”
“(土豪,我們做朋友吧.jpg)”
“(絕絕子.jpg)”
“為什麼都在刷這個人的圖片啊,吊大的解釋下。”
“他火了呀。”
“怎麼火的?”
“他會做鴨。”
“做鴨都他媽能火,世風日下啊。”
“人家做的是北京烤鴨,你們想什麼呢(腦子裡顏色廢料滿滿當當哈.jpg)”
“影片好看嗎?”
“強烈推薦,我覺得小張是B站的一股清流。”
“歡迎小張入駐B站,期待《野生廚房》第二期……”
張錦軒津津有味地瀏覽B友評論,覺得自己很可能會成為B站首位“限定頂流”。
為啥是限定頂流呢?
因為B站使用者少啊,B友們又特立獨行,明星不火的時候是“男神女神”、“白月光”,火了以後馬上黑出翔,B站公認的頂流、爆劇和大眾層面存在相當大的分歧。
實際上資料也就那麼回事。
“軒哥,看什麼呢?”黃夢盈探頭問道。
張錦軒笑道:“看B站網友的評論,大家還是很喜歡《野生廚房》的。”
“好玩好看,肯定喜歡啊。”
“話是這麼說,但《野生廚房》又不是人民幣,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。”
壯壯從火鍋裡撈出塊牛肉,放蘸料裡打個滾,送到嘴邊一口吃掉,含糊不清地說道:“《野生廚房》火成這樣,我真的一點都沒有想到。”
張錦軒把手機息屏,撈出塊下鍋沒多久的毛肚,說道:“我也沒想到,剛開始就是拍著玩,結果夢盈、張紜龍、楊梓你們一轉發就小火了。昨天蜜姐幫忙宣傳,半夜上熱門,直接爆了。”
他說的是真心話。
起初魔改《野生廚房》的時候有清晰定位,以“美食、帥哥、戶外、真人秀、搞笑流行梗”為賣點,蹭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的熱度,用前世成熟的真人秀模式降維打擊觀眾審美疲勞的棚內綜藝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