漁家樂船比較大,平常都是靠堤停泊,有客人來吃飯,免費開到黃河中央轉一圈。
張錦軒他們尚未掏錢消費,自然享受不到乘船出河巡遊的頂級待遇。
再一個漁家樂船的甲板離河面有點高,四周圍著護欄,活動空間小,不好撒網。
劉三家還有條小漁船,漁家樂生意不好的時候,劉三、劉玉山父子就開著這條船到河裡打漁掙錢,維持一家老小和船隻的日常開銷。
漁船小,坐不下太多人,除了開船的劉玉山和劉三父子,拍攝團隊僅張錦軒、熱芭、導演系師哥三人上船。
“小張,你們把救生衣穿上,沒有人穿過,不髒,新的,都是俺買回來備著給客人穿的。”劉玉山找出來三套救生衣。
張錦軒感激道:“謝謝玉山哥。”
“不客氣。”
熱芭看到劉三穿水褲,開口問道:“劉叔,您不穿救生衣嗎?”
劉三哈哈大笑,擺手道:“俺用不著。”
劉玉山笑呵呵地說道:“你們穿,不用管俺和俺爸,俺們漁民從小在黃河裡長大,天天和黃河水打交道,關係親,河水從來不淹俺們,出事的都是命中註定。”
劉三好心安慰道:“你們不用怕,這一片浪不大水不急,掉水裡喊一聲,俺和小山水性好,跳下去分分鐘把你們撈上來。”
劉叔,我們謝謝你的烏鴉嘴啊。
張錦軒、熱芭、導演系師哥等人又好笑又無語,還沒開船呢,說落水多少有點不吉利。
穿救生衣的時候,導演系師哥忽然問道:“錦軒,你覺得劉叔一家人的生活經歷有沒有創作價值?”
“創作價值?”張錦軒愣了下,問道:“師哥說寫書還是拍成電影電視劇啊?”
“我是導演,當然拍影視劇了。劉叔家四代漁民,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,能挖掘的素材肯定非常多。他們是黃河上的吉普賽人,居無定所,哪裡有魚就到哪裡,浪裡來浪裡去,視黃河湍流如等閒,自由自在,感覺特別有意思。”
張錦軒搖頭道:“時間跨度太長,一部電影講不了這麼多內容,很難掌握敘事節奏。不突出重點,不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,整部影片絕對平庸無趣且無聊。”
“真想拍的話,我建議改編成電視劇,走年代劇正劇的路子,重點放在玉山哥學習人家開漁家樂這一階段的轉變上。”
“你想啊,玉山哥上幾代都是漁民,他開漁家樂相當於改變了自己以及後代代代做漁民的命運。再融入現實背景,以一個普通漁民家庭為切入點,展現新時代下黃河漁民群體的生活變化,這也是廣大群眾經歷過的事情,應該更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鳴。”
導演系師哥眼睛一亮,啪地拍了一下大腿,有些興奮地說道:“錦軒你這個想法太好了,還有其他建議嗎?”
“其他的啊……”
張錦軒想到了前世一部叫《山海情》的電視劇,覺著可以借鑑一下創作思路。
前世他來過開封,時間不湊巧,黃河正處於禁漁期,不準到河裡捕魚。漁家樂船也沒現在這麼多,漁民上岸的上岸,轉行的轉行。據說當地政府出臺政策加強了對漁家樂船的管理,還幫一些漁民解決了居住和就業問題。
“玉山哥開漁家樂,改變了自己一家的命運,但其他漁民的生活困境卻沒有多少改變。這種狀況受到政府的重視,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,漁民們從中受益,相繼開船上岸,購車置產,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。”
壯壯插話道:“這麼拍有些平淡了,我覺得可以加點衝突,漁民對政策不理解,對上岸後的生活缺乏信心,一開始採取對抗態度……”
“小張,你們快點。”
“馬上。”張錦軒催促道:“少扯閒篇了,趕緊穿救生衣,別讓人家乾等著。”
導演系師哥問道:“錦軒,你覺得能不能搞?”
“師哥你認真的?”
“難得有個想法,試試嘛。”
“我建議你找當地政府諮詢一下,最好先得到官方的支援,這樣運作起來的阻力和壓力就小很多了。等你把劇本搞出來,要是質量過硬,我想辦法幫你解決一部分投資,給你當男主角都行。”
導演系師哥大喜過望:“真的?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