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6場7鏡1條……”
徐大榮打電話叫救護車。
梁牧澤幫傷者處理傷勢,傷者疼得哇哇叫。
“啊啊啊,疼疼疼,快叫救護車。”
梁牧澤彈了對方腦門一下,說道:“乖乖躺好,亂動傷了脊椎,可要一輩子受罪。”
“你他媽誰啊……你要幹嘛?”
“體現社會正義後,對傷者採取應急措施。”
路人圍觀拍照,
梁牧澤戴上帽子遮住臉,對玩具店老闆喊道:“老闆,你店裡的娃娃玩具,賣兩個給我。”
老闆回道:“那是非賣品。”
“就算是非賣品也賣給我吧,要不然我就不買玩具槍了,以後天天來你店裡。”
老闆一臉為難,拿玩具給梁牧澤。
“對了,有沒有簽字筆什麼的,借我用一下……”
“……”
“咔。”
劉勐坐在監視器後面,舉著對講機詢問攝影和錄音,隨後大聲宣佈:“這條過了,今天辛苦,收工。”
第6場戲別看就一場戲,鏡頭多,群演多,時間長,排程複雜,拍了一個下午。
早上導演系師哥帶著群演排練了一個上午,四捨五入,一場戲拍一天。
效率不高不低。
按拍攝計劃表,三天拍一集。今天開機第一天,通告單排了兩場戲,拍完就休息。
張錦軒沒急著回酒店,在劇組吃了晚飯,和執行製片、劉勐、攝影師等人主創成員溝通拍攝工作。
日落西山,街道解封。
張錦軒、段憶宏才坐上各自的房車,返回酒店。
老段是特邀出演,除片酬、餐標外,其他待遇對標張錦軒和楊蜜,秦蘭都比不上。
泰迪姐妹團的大姐只是女二號,紅沒楊蜜紅,人氣沒楊蜜高,不可能和楊蜜享受一樣的待遇。
劇組等級森嚴,哪個級別的明星對應哪種待遇,已經形成默契和秩序。
可能有人看不慣,但這種秩序確實有利於劇組管理,亂不亂則取決於團隊成員的作風和管理層的態度。
行駛的房車裡。
張錦軒舉著手機打電話:“么妹兒,你老人家總算想起給我打電話了。”
“你比我大好不好,你才是老人家。”
“你90年的,我91年……”
“啊?以前叫你鍋鍋虧死了,以後你得叫我姐。”
“好的么妹兒。”
“下戲了嗎?”
“嗯,收工了。”
“這麼早啊?”
“開機第一天嘛,通告單排的不滿,就兩場戲,不過之前你打電話過來的時候我還在拍戲。”
“累不累?”
“累啊,你來探班吧,給鍋鍋捶捶背捏捏肩。”
黃夢盈果斷拒絕:“探個鬼班,蜜姐在那兒怎麼去?”
“怕什麼,你來南京玩,懶兒她們好像進組了,正好帶著女人幫到處瘋。我這幾天吃遍南京,給你介紹幾個美食打卡地,絕對不會踩雷,來不來?”
黃夢盈遲疑片刻,說道:“不來。”
張錦軒循循善誘:“只要你不尷尬,尷尬的就是蜜蜜。她從來不尷尬,前兩次見面都沒正眼瞧你。”
黃夢盈:“……”
豎起耳朵偷聽的晶晶咔嚓咔嚓嚼薯片,樂不可支。
“瓜娃子,好心好意打電話,非要給我添堵是不是?來呀,互相傷害,我下個月要進組拍戲了。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