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業霸主1980

第22章 掃描:宏盛鋼鐵的漏洞

秦奮的名聲,如同冬日裡的一把火,迅速溫暖了周邊數個公社求機若渴的莊稼漢們的心。紅星公社七里營的那個簡陋泥瓦房,如今儼然成了遠近聞名的“農機聖地”。每日裡,天剛矇矇亮,秦奮家的小院外便會陸續響起獨輪車、腳踏車乃至拖拉機的聲音,夾雜著各地口音的詢問和期盼。

“秦師傅,俺們是從三十里外的雙廟公社來的,俺們隊的聯合收割機鏈條總跳,您給瞅瞅?”

“秦師傅,這是俺們清水河大隊湊的謝禮,您上次修好了抽水泵,救了俺們全大隊的麥子啊!”

“哥,外面又有人找你了!”秦小月如今也成了半個小接待員,脆生生地通報著,臉上洋溢著與有榮焉的自豪。

王秀蘭看著兒子日漸忙碌,家裡的光景也肉眼可見地變好。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豬肉、白麵,現在隔三差五就能吃上。小月也不再是那副面黃肌瘦的樣子,小臉紅潤,身上的衣服也換成了秦奮用布票扯來的新布料做成的。她自己也添置了兩件耐磨的勞動布衣裳,走在村裡,腰桿子都挺直了不少。

只是,隨著維修點的生意越來越紅火,秦奮心中的一絲隱憂也悄然浮現。

這天傍晚,送走最後一波客人,秦奮坐在煤油燈下,一手端著粗瓷碗喝著熱乎乎的棒子麵粥,另一隻手卻習慣性地摩挲著下巴,眉頭微蹙。

“奮兒,又琢磨啥呢?飯都涼了。”王秀蘭給兒子夾了一筷子鹹菜。

“娘,我在想,咱們這個維修點,現在全憑我一個人撐著,來的人越來越多,活也越來越雜。柱子哥他們雖然能幫襯些下手活,但核心的東西,還得我親自動手。”秦奮放下碗筷,“而且,現在咱們這算是……怎麼說呢,有點像個體戶的意思了。”

“個體戶?”王秀蘭對這個詞有些陌生,但隱約覺得不是什麼壞事,畢竟兒子靠這個讓家裡過上了好日子。

秦奮點點頭:“嗯,就是自己幹。我聽公社裡的幹部們開會回來閒聊,說上面好像有新精神,鼓勵社員們搞活副業,政策好像也在慢慢鬆動。但是,咱們這樣幹,沒有個正經名號,也沒有個章程,萬一以後有什麼變動……”

他來自未來,深知中國即將迎來改革開放的巨大浪潮。個體經濟、私營經濟將從被壓制的狀態逐漸走向被允許、被鼓勵。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。

他現在雖然是公社書記、主任眼中的紅人,是十里八鄉的“農機神醫”,但這種名望大多建立在技術和人情上。一旦政策風向有變,或者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,沒有一個合法的“護身符”,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一切,都可能面臨風險。

“萬元戶”的雛形雖已在他心中顯現,但要讓這個雛形穩固成長,就必須“未雨綢繆”。

“那……那該咋辦?”王秀蘭聽兒子這麼一說,也有些擔心起來,“咱可沒幹啥壞事啊,都是憑本事吃飯。”

“娘,您放心,我們當然沒幹壞事。但有些事情,得提前想到。”秦奮安慰道,“我尋思著,咱們這個維修點,不能總是這樣小打小鬧,得想法子正規起來。最好能有個正經的執照,哪怕是掛靠在公社下面,也算有個名分。”

他記得,大約就是這一兩年,國家層面會開始逐步放開對個體工商業的限制,相關的政策法規也會陸續出臺。他必須抓住這個機遇,在政策的春風剛剛吹拂起來的時候,就搶先一步,把自己的事業納入正軌。

“執照?那得去縣裡辦吧?咱在縣裡可沒啥熟人。”王秀蘭有些犯難。

秦奮笑了笑:“這事兒,我打算先找王書記和李老站長他們探探口風。他們是公社領導,對政策的理解肯定比咱們深。而且,咱們維修點也確實給公社解決了大問題,他們應該會支援的。”

除了合法性的考量,秦奮還有更深一層的打算。隨著名氣越來越大,找他維修的農機種類也越來越多,從簡單的犁鏵、脫粒機,到複雜的拖拉機、抽水泵,甚至還有一些公社農機站都束手無策的“疑難雜症”。他一個人精力有限,很多重複性的簡單維修工作,完全可以培養劉栓柱他們來做。而他,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攻克技術難題,以及……製造!

是的,製造!

系統資料庫裡,有太多超越這個時代的農機具設計圖紙和改良方案。僅僅是維修,利潤雖然可觀,但終究是被動的。如果能自己生產一些關鍵零部件,甚至是一些小型高效的農機具,那才是真正開啟了財富的大門。

但要搞生產,就更需要一個合法的身份和一定的生產場地、裝置。他現在這個小院,顯然是不夠的。

接下來的幾天,秦奮除了日常的維修工作,開始有意識地收集這方面的資訊。他託去縣城賣山貨的鄉親捎帶幾份最新的報紙,仔細研讀上面的每一條新聞,特別是那些與經濟、政策相關的版面。雖然資訊零散,但他敏銳地從中捕捉到了一絲絲變革的氣息。

劉栓柱對於秦奮的想法是舉雙手贊成:“奮哥,你早該這樣想了!你這手藝,辦個正式的維修廠都屈才!要我說,直接開個農機廠得了!到時候,哥哥們都跟著你幹!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