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眼又是半個月過去。
紅星廠的實驗室依然是燈火通明,秦奮和技術團隊幾乎是連軸轉,圍繞著HS系列新型號和改性材料進行著緊張的配方驗證與工藝摸索。而與此同時,新建現代化工程塑膠生產車間的荒地勘探、初步設計招標等工作,在李順才的親自督辦下,也進行得如火如荼。整個紅星廠都沉浸在一種高速運轉、充滿希望的氛圍之中。
這天下午,秦奮剛剛從實驗室出來,揉著有些發酸的太陽穴,準備回辦公室稍作休息,迎面便碰上了滿臉喜色的李順才。
“秦廠長,大喜事!大喜事啊!”李順才嗓門洪亮,隔著老遠就嚷嚷起來。
“老李,什麼事這麼高興?”秦奮笑著問道,他知道李順才這人一向穩重,能讓他如此失態的,定然不是小事。
“美國那邊,史密斯先生又來電報了!”李順才揚了揚手中的電報紙,臉上笑開了花,“他對我們寄過去的HS-2G30和HS-4F樣品讚不絕口!說是效能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,尤其是HS-2G30,他們那邊幾家汽車零部件廠商測試後,給出了極高的評價,說強度和韌性結合得非常好,完全可以替代他們目前使用的一些昂貴的進口工程塑膠,甚至某些金屬部件!”
“哦?”秦奮精神一振,這可真是個好訊息。HS-2G30是他寄予厚望的一款改性材料,玻璃纖維增強,瞄準的就是高強度結構件市場。
李順才繼續道:“史密斯先生在電報裡說,他已經接到了好幾份關於HS-2G30的試產訂單意向,總量加起來足有五十噸!他想盡快和我們敲定這款材料的供貨價格和供貨週期。還有HS-4F,那款阻燃耐高溫的,一家大型家電製造商也表示了強烈的採購意願,初步意向是三十噸!”
“好!太好了!”秦奮也不禁擊掌稱讚。僅僅是樣品階段,就能獲得如此明確的意向訂單,這充分說明了【HS系列高效能工程塑膠技術圖譜(中級版)】的含金量。這比HS-1初期的市場反饋還要熱烈和直接。
“這下,我們那條新生產線,還沒開始建,訂單就已經排上隊了!”李順才興奮地搓著手,“秦廠長,您真是神了!這HS系列,簡直就是我們的聚寶盆啊!”
秦奮微微一笑,心中卻在想,這僅僅是開始。圖譜中還有十幾款針對不同應用的改性材料沒有完全攻克和推廣,那將是更為廣闊的市場。他拍了拍李順才的肩膀:“老李,市場的認可只是第一步。我們自己的腳步要跟上。新車間的建設要抓緊,同時,實驗室這邊,其他型號和改性材料的攻關也不能鬆懈。HS-1的持續生產和質量保障,更是重中之重。”
“您放心!”李順才鄭重地點頭,“我都明白。我已經讓老王那邊開始核算HS-2G30和HS-4F的生產成本了,爭取儘快給史密斯先生一個有競爭力的報價。”
提到老王,秦奮心中一動。最近工廠上上下下都撲在生產和研發上,尤其是技術科和參與HS專案的人員,幾乎是日以繼夜,付出了極大的辛勞。HS-1專案的成功,雖然讓大家在精神上獲得了巨大的鼓舞,也拿到了一些獎金,但隨著工廠效益的持續向好,以及未來更大規模的投入和發展,是時候考慮進一步提升員工的整體福利待遇,以此來凝聚人心,激發更大的工作熱情了。
“走,去老王那裡看看。”秦奮說道。
財務科辦公室裡,老王正戴著老花鏡,聚精會神地撥著算盤。聽到秦奮和李順才進來,他抬起頭,露出一絲疑惑:“秦廠長,李廠長,有事?”
“老王,給你看樣好東西。”李順才得意地將史密斯先生的電報遞了過去。
老王仔細看完,也是倒吸一口涼氣,隨即臉上堆滿了笑容:“好傢伙!這HS-2G30和HS-4F也成了?這……這可真是太好了!我們廠的外匯儲備又能大大增加了!”幹財務的,最喜歡看到的就是這種實打實的訂單和利潤增長。
秦奮坐下,開口道:“老王,老李,今天過來,除了這個好訊息,我還有個想法想和你們商量一下。”
兩人神色一正,知道秦奮接下來要說的是正事。
“HS-1專案讓我們廠初步扭虧為盈,並且有了可觀的利潤。後續的HS系列產品,前景也一片光明。我們廠能有今天的局面,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的辛勤付出,尤其是那些在一線生產、在實驗室刻苦攻關的同志們。”秦奮緩緩說道,“所以,我考慮,在現有工資和獎金制度的基礎上,對全廠員工的福利待遇進行一次全面的提升。”
“提升福利?”老王聞言,習慣性地蹙了蹙眉,但很快又舒展開來。他知道秦奮不是無的放矢的人。
李順才則是眼睛一亮,連連點頭:“應該的!應該的!秦廠長這個提議好啊!員工們幹勁足,廠子才能發展得更快!”
秦奮繼續道:“我的初步想法有幾點。第一,適當提高全體員工的基礎工資,尤其是技術工種和在一線艱苦崗位的員工,漲幅可以更大一些。具體的調整方案,老王你根據我們廠目前的盈利狀況和未來的財務預期,拿一個詳細的方案出來。”
老王點點頭:“這個沒問題。HS-1的利潤確實可觀,在保證工廠發展和新專案投入的前提下,拿出一部分來提高工資,是合理的,也能進一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。”
“第二,”秦奮伸出兩根手指,“改善我們的食堂伙食。現在大家工作強度大,營養必須跟上。從下個月開始,食堂每週至少要保證三到四次能見到葷腥,米麵油這些基礎供應也要足量、優質。這件事,老李你負責監督落實,務必讓大家吃得好,吃得飽。”
“哎!這個好!這個太好了!”李順才一拍大腿,臉上樂開了花,“秦廠長,您是不知道,食堂的伙食一直是大家夥兒私下裡唸叨的事兒。要是真能頓頓有改善,保證大家幹活更有勁!”
在八十年代,能吃上一頓飽飯,能經常見到葷腥,對於普通工人家庭來說,就是天大的福利。
“第三,”秦奮繼續說道,“設立專項的‘技術創新獎’和‘生產標兵獎’。對於在技術研發、工藝改進、生產效率提升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班組,給予重獎。獎金可以豐厚一些,甚至可以考慮獎勵一些在當時看來比較稀缺的物品,比如腳踏車、縫紉機、手錶這些‘大件’,作為最高榮譽。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