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秦廠長!您就下命令吧!”李大柱第一個表態,黝黑的臉上寫滿了幹勁。
“技術科保證,今天晚上就把所有工藝引數全部落實到位,三天內拿出完美的試生產方案!”張巧玲眼中燃燒著鬥志。
王小虎更是激動得漲紅了臉:“秦廠長!我立刻召集低溫增韌材料小組,咱們這就開始模擬生產線流程!保證最快速度出成果!”
秦奮看著這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,心中也湧起一股豪情。這才是製造業應有的精氣神!不是在恐慌中搶購,不是在停擺中等待,而是在挑戰面前,憑藉技術、憑藉積累、憑藉執行力,逆流而上!
“好!不等了!”秦奮果斷拍板,“李工,你們負責HS-3的生產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,重點是葉輪注塑工藝的精確調校!巧玲,你帶著小組緊盯HS-02的工藝穩定性和後續應用開發!小虎,你負責統籌協調技術科和生產部門的對接,原料需求、裝置優先權等等,直接跟我彙報!”
“立刻通知生產部門,由老劉副廠長和栓柱牽頭,優先保障遠風水泵生產線的運轉!機修車間那邊,孫師傅,告訴他們,自主裝置製造的進度要加快,特別是下一代擠出機螺桿,咱們不能永遠靠這一臺翻新的!這關係到咱們後續產能!”秦奮的指令像潮水一樣迅速而清晰地發出。
“周副經理那邊,隨時保持聯絡,如果市場消化速度超出了咱們預期,隨時準備從外面繼續協調一切能協調到的資源,哪怕是現有的生產線裝置,也要儘快補充!”他又補充了一句,雖然有了核心材料和部分自主裝置,但產能的擴張依舊是長期目標,需要在風口期儘可能夯實基礎。
劉栓柱此刻正守在倉庫門口,看著運來的鋼材又齊整地碼放好。他身上的汗水已經溼透了棉襖,但臉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。聽到秦奮在電話裡傳達的會議精神,他的聲音都提高了八度:“秦廠長!您放心!倉庫裡的料,一粒都不會少!生產線那邊,老劉那傢伙比我還急!早就在催著技術科給工藝引數了!嘿嘿,外面那些孫子,前幾天還求著勻點邊角料給他們救命,我理都沒理!現在聽到咱們要大批次生產,估摸著眼珠子都得掉出來!”
“賣給他們的東西,能好嗎?”秦奮淡淡地說,“我們要做的,是生產出效能碾壓他們,而且價格還比他們便宜的遠風牌產品。用產品說話,用市場擠壓,才是最狠的招兒。”
劉栓柱連連點頭:“對!秦廠長說得對!讓他們看看,這才叫工業!這才叫製造!咱們紅星廠就是要讓他們知道,什麼叫真正的技術和硬實力!”
指令迅速傳達到工廠的各個角落。原本因為外部市場動盪而有些浮躁或擔憂的工人,聽到廠裡不僅不停產,還要開足馬力大幹一場、生產使用新材料的更牛的產品,而且,工廠手裡有足夠的“彈藥”,瞬間燃起了巨大的工作熱情。相比於外面那些朝不保夕、隨時可能停工發不出工資的同行,紅星廠就像黑夜中的燈塔,給他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自豪感。
機修車間的孫師傅,正帶著徒弟們敲打著剛加工出來的零件,聽到通知後,咧嘴大笑:“哈哈!就知道秦廠長能行!囤了那麼多好東西,還能趴窩?兄弟們,加油幹!咱們造出來的機器,要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中國製造的厲害!”
一股熾熱的生產熱情,在紅星廠內部迅速升騰。技術員們抱著圖紙和計算器,忘我地投入到工藝引數的最後確認中;工人們摩拳擦掌,保養裝置,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生產高峰;採購和銷售部門雖然在這場“反向供應鏈危機”中扮演的角色有所轉變,但也同樣卯足了勁兒,準備將紅星廠的產品以最快的速度鋪向全國。
秦奮站在技術科大樓的頂端,俯瞰著燈火輝煌的廠區。他能感受到那股澎湃的力量,那是技術、資本、人力在最恰當的時機結合所產生的能量。
他回想起幾個月前,頂著無數質疑的目光,揹負著鉅額貸款,瘋狂地囤積那些在當時看來“不切實際”、“看不到回報”的原材料時的情景。當時的風險是實實在在的,政策的不確定性、市場的混亂、銀行的壓力,稍微一步錯,就是萬劫不復。
但他賭贏了。憑藉來自未來的一瞥,他看到了這場危機的本質——不是消費能力的枯竭,而是生產體系的崩潰。他沒有去搶購高溢價的成品,而是逆著潮流,抓住了工業的咽喉——原材料。
現在,正是收穫的時候。
當其他企業還在為能否復產、如何拿到一點可憐的材料而焦頭爛額時,紅星廠生產線上的遠風水泵、遠風農機零部件,將源源不斷地湧向那個飢渴的市場。憑藉HS-3的效能優勢,新款水泵將以更高的效率、更長的壽命迅速贏得口碑;憑藉HS-02的低溫韌性,遠風農機外殼將改變北方使用者在寒冬作業時的痛苦體驗。
這不是簡單的恢復生產,這是帶著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的全面出擊!
利潤翻番?這或許還只是保守的估計。在這樣一個所有競爭對手都被縛住手腳的市場,紅星廠擁有獨一無二的優勢,只要產能跟得上,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增長將是爆發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