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幹很糾結,甚至已經產生了膽怯。
他擔心這又是宋子謙的另一個局,如果看不透,冒然入局,很可能要倒大黴。
他以前的對手們,沒有一個像宋子謙這般,難以捉摸。
作為吳梟此時最信任的謀士,本來就該提出反對意見。
但提出反對意見的風險,非常大。
如果宋子謙預言成真,吳乾的反應,就會變成無能。
可如果選擇支援,風險又確實太大,出了問題,還是無能。
吳乾沒辦法,看著吳梟,決定講事實,擺道理。
他道:“公子,您此刻正在推行田律變法準備,可是非常敏感的時候,如果大規模囤糧,很有可能引發恐慌,致使糧價上漲或被他人指責動搖根基。”
吳梟皺眉深思,這些話他也知道。
但他不想只聽這些簡單的,而是道:“說重點。”
“是!”
吳幹深吸口氣,說道:“但是,也不能什麼也不做,如果蝗災真的可能發生,囤糧不僅能大賺一筆,還能幫您積累資金與民心,試想,如果吳攸也收到了宋子謙的訊息,您覺得他是支援,還是反對?”
“這個……”吳梟一時間被問住。
吳幹道:“他一定會暗中支援宋子謙,但明面上會將自己摘出,這樣一來,如果蝗災真的發生,屆時吳攸囤的糧,不僅成為軍需,還有可能反將少正你,拿出囤糧,使災民度過危機,一個少將軍,蓋過了主持這件事的少正,這會很危險。”
“是啊!”
吳梟也非常認同這一點。
不下場,可能會出現不可控的危機,下了場,又一次與宋子謙綁在一起。
吳梟現在特別不想跟宋子謙,綁得太深,對方太聰明,如果不小心被算計,再想翻身,可謂難上加難。
“蝗災不管來不來,一定會有影響,現在尤其不能被動,可儘快推出明確的律法,用來約束糧食瘋狂上漲,另一邊,則借錢與宋子謙,先買一批糧食囤起來,如果實在控制不住糧食上漲,我們也可以讓宋子謙拋糧救災,他若真心投靠您,一定會照做。”
吳幹說完,緊張地看著吳梟的表情。
他現在只能給出這種帶有風險的決策,這已經是他最能拿得出手的策略。
吳梟頷首。
他也知道吳幹分析的有理,猶豫片刻道:“既不能明著參與,也不能完全讓他自己來做這件事,你看借他多少合適?”
“兩百萬貫差不多了!”吳幹回道。
“哦?他借五百萬貫,給他兩百萬貫?會不會把他推到吳攸那邊,這小子不能推到對面吧?”
吳梟反問。
“還是少正考慮的周全,那就三百萬貫吧,您大可說自己手上沒有閒錢,一時間也準備不出更多,總能搪塞過去!”吳幹謹慎提醒道。
在他看來,五百萬貫實在太多,宋子謙把這裡當他自己的國家了不成?
即便是在宋國,五百萬貫刀幣,也不是個小數目。
“那這件事,交給誰來合適?”吳梟又問。
吳幹想了想,道:“越不是身邊信賴的人越好,這件事為了預防被吳攸找把柄,屆時能推就推。”
“嗯,你去安排吧,從府上挑出二十個人,給宋子謙用,一方面盯著他,一方面幫他,畢竟,現在我只是跟子攸互換職位,不能得罪死宋子謙。”
“喏。”
吳幹領命退出書閣,把從軍營中帶出來的人,挑出二十個,讓一位百夫長領隊,帶上三百萬貫刀幣,前往質子館。
與此同時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