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嗖嗖嗖!”張平安還揹著一張大弓,那弓只有一石的力道,他用著覺得太輕了。
但再也沒有別的重弓,而且他這準頭確實太差,七八支箭將一隻兔子嚇得竄進了草叢裡。
等他們出了風沙口,往前走便是一片草原。此時初春,草原上已經能見到青色。
雪在向陽處化作細流,蜿蜒成銀色絲帶,滲入泛著青灰色的土地,喚醒沉睡的生機。
枯黃的草甸下,嫩綠的新芽怯生生探出頭,為大地鋪上一層毛茸茸的薄毯。
天際線處,湛藍的天空愈發澄澈,幾縷纖雲悠然飄蕩,暖陽溫柔地灑下光輝,給草原鍍上一層朦朧的金紗,處處洋溢著生命復甦的喜悅與希望。
張平安騎在馬上,望著草原的景色,只覺得心境都開闊許多。
“再往前走用不了一月,便有草原上的一個部落,我們可以在那裡休整一下。”韋十一孃的這個嚮導十分稱職。
她十五歲就跟著父親來往於關外、關內,所以對於草原的一切都瞭如指掌。
晚上他們點起了篝火,因為白天張平安沒有射中兔子,他們只能烤乾糧吃。
這一路上韋十一娘一直想著報恩的事情。
她倒是真想以身相許,但自己都覺得有些配不上張平安。而且她也看得出來,張平安就妥妥一個武痴。
坐在馬背上不是打磨劍招,就是練習弓術。人家對自己雖然以禮相待,但看得出他沒有別的意思。
“張少俠,先父韋諱南秋,靠著五十四路秋風落葉劍在山西闖下了一番事業。
我天賦不高,辱沒了先父的劍法。”韋十一娘坐在篝火旁說道。
本來正在拉弓射箭的張平安聞言,鬆開了弓弦,一箭射中了自己畫的靶子。
“張少俠,這劍法雖然比不上華山劍法…”
“我見你出劍了,不是劍法的問題,是因為你與周正的實力差距太大了。”張平安也不是安慰她,這樣說其實也算不上安慰。
“這門劍法請您收下吧,這是我能給您最好的東西了。”她從懷裡拿出了一本劍譜說道。
“咱們倆一起參詳參詳吧。”張平安放下長弓接過劍譜說道。
韋十一娘點頭答應,張平安開啟劍譜,他看得極快。這門劍法兼具靈動與凌厲,宛如秋風掃葉般一氣呵成。
整套劍法施展起來如行雲流水,注重劍勢連貫性,不給對手喘息之機。
劍招一旦施展開來,越是往後招式越強。
那周正在第三十六路劍法施展出來的時候才出手,也說明那周正的本事確實不弱。
本來韋十一娘見張平安草草的翻了一遍,以為他看不上這門劍法,但聽張平安開口說道,“我看書快,不是小覷這門劍法。
來,我現在使來你瞧瞧。”
張平安一氣呵成,五十四路劍法施展開來,竟然沒有一處錯漏。韋十一娘呆呆的看著他,這是什麼天賦啊。
“這劍法的意境,我還沒有參透,容我再想想,姑娘若是困了就先睡吧,今夜我來守著就成。”張平安將劍譜還給韋十一娘,自己去一邊研究這套劍法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