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到底要去見什麼人呢?”
回到掖庭後他滿是疑惑,這段時間並沒有聽說老師有什麼好友啊!
“算了,想不明白就不想了,明日就知道了。”
坐回書案,看了眼堆滿的書稿,心中頗為自豪。
這就是自己這段時間的成果,整整十餘萬字,剩下的也即將完成。
“可惜,這些只能存於此處,見不得光啊!”
搖了搖頭,病已有些遺憾,但也就是感慨下罷了,這畢竟涉及朝廷機密,自己知道就罷了,要是傳出去怕是少不得被人抓住不放。
這些可不是朝廷經過潤色後的內容,而是這場廷議最真實,最原始的記錄,加上自己記憶超群,幾乎沒有錯漏,這將對自己將來產生極大的幫助。
它真實反映了當下朝野真實情況以及朝廷和地方的矛盾所在,儒生所代表的地方訴求,朝廷面對這些訴求的反應,各利益集團的利益........
月上枝頭,站起身來伸展下有些僵硬的身體,他開啟房門,一股寒意迎面而來。
此時已是寒冬臘月,濛濛的月光下,照耀著慘白的大地。
“看樣子是要下雪了啊!”
看著烏雲遮蔽寒月,病已喃喃道。
這段時間朝廷上發生了不少事情,最讓他關注的是,那位上輩子在書本上的人物回國了.......
蘇武,這個在華夏文明歷史上永不墜落的豐碑式人物照進了現實。
回長安當日,長安街頭萬人空巷,百官出城十里迎接,可謂是恩澤深重,極盡榮耀,不知多少人為之眼紅。
如此場面他豈能缺席?不過可惜的是他只能遠遠觀望,得見的也只是一個滿頭白髮,衣著襤褸的普通老頭而已。
蘇武,天漢元年(公元前100年)持節出使匈奴,蘇武抵達匈奴後,適逢匈奴緱王與虞常策劃謀反,試圖劫持單于母親並刺殺降將衛律。
虞常曾與副使張勝有舊,事敗後供出張勝。單于大怒,將蘇武一行逮捕,並派衛律勸降。
可惜,面對衛律勸降,蘇武痛斥其“忘恩負義”“屈節辱命,雖生,何面目以歸漢!”以佩刀自刺,險死。
自殺未死,匈奴人見其剛烈,但又不願放棄歸國,於是就有人出了個餿主意,將蘇武送至北海,並給予數十頭公羊。
稱“公羊產乳乃得歸”。
蘇武挖掘野鼠、食草籽充飢,甚至茹毛飲血,要不是被迫歸降匈奴的李廣之孫李陵時常接濟,蘇武怕是早已堅持不住。
十九年,整整十九年的時間,誰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活下來的,他的事蹟被匈奴人得知後,以為他得神靈庇護,乃‘鐵人’。
隨著事蹟流傳,大漢也得知當年出使匈奴的蘇武未死,頓時大為震撼,霍光得知親自派人前往匈奴交涉,但匈奴人擔心蘇武迴歸後引來大漢怒火,於是詐稱蘇武已死。
漢使明知對方撒謊,但又無可奈何,也不知是誰靈機一動,詐稱陛下於長安射的大雁一隻,上言漢使蘇武在北海。
匈奴人當然不信,但又想起蘇武在北海十九年來猶如神蹟一般活了下來,加上種種謠言流傳,以為自己得罪上天,最後只能無奈承認。
並經過漢使交涉,釋放包括李陵等九人歸漢,可惜李陵早已心灰意懶,家人被殺,他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為之奮鬥的大漢,最後拒絕歸漢。
哪怕漢使和蘇武親自勸歸,都被李陵拒絕..........
-----------------
清晨,冒著寒風前往學塾,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病已有些心不在焉,他對老師所說的好友很是好奇,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呢?
放學之後,再次拒絕了小胖墩的邀請,待所有人離開,老夫子恰時出現。
今日,老夫子穿著很是莊重,一身青灰色的交領長衫,髮絲和鬍鬚更是收拾的一絲不苟。可以看出他明顯為了今日是精心打扮的。
病已今日穿著也很莊重,將張賀叔父帶來的那件同樣是灰青色的棉衣穿在身上,這是老師昨日要求的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