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使出使他國,必須有不屈之心和隨機應變的心計和權謀,更要有隨時被殺的覺悟!
有張騫鑿空西域的先例在前,可以說現在的漢家使者都是一群想青史留名想瘋了的愣頭青,有的根本就沒打算活著回來。
相比於平平無奇的一生,他們更想像博望侯張騫一樣揚威域外,青史留名。
就這還算是剋制的,畢竟漢朝稱霸東亞地區不過數十年,出使的使者還算剋制,但到了宣帝及以後,那一個個使者就像是“瘋子”一般,動輒斬殺匈奴使者,或直接提刀砍了對方國王,完了還威脅道:“不動則已,動,則國滅矣~”
甚至還站在對方面前指著鼻子罵道:“犯漢者,雖遠必誅!”
聽聽,聽聽,人言否?咳咳,不過聽著怎麼那麼.......帶勁~
經過一系列漢使們的騷操作,此時的漢使出使他國已經成為了‘高危’職務,稍有不慎就可能身首異處。
但漢使們不怕,更有數之不盡的熱血青年前赴後繼。
傅介子就是其中一人,他本是良家子,少時任俠,多有熱血之舉,因戰功升遷,此番出使樓蘭也是他主動請命。
對於傅介子劉病已瞭解不多,只是知道他此番圓滿完成任務,並且功勞甚大,揚大漢天威於域外,勇挫樓蘭囂張氣焰。
只要跟著他出去走一圈,回來不說升官發財,但至少有了進身之本。
至於怎麼將劉槐等人塞進使團中?呵,這對於武藝不錯的他們來說,還不是手到擒來?
-----------------
長安章城門外,一處小型營地在短短數日間拔地而起,說是營地,其實也就是一座臨時駐地而已,而此處就是被委以重任,出使西域傅介子安排的。
傅介子傻嗎?傻的話怎麼可能從一介良家子成為駿馬監?
但要說不傻,他又為何要主動請命,去樓蘭問責樓蘭王?
真以為滿朝文武不清楚其中門道?樓蘭是什麼樣的國家大家心底都清楚,說是調查問責,其實心裡都明白這事和樓蘭王脫不了關係。
此去只有兩個結果,一,樓蘭王服軟並上表請罪,二,樓蘭王抵死不認,漢家使者無功而返。
作為使者,傅介子其實能做的不多,想讓樓蘭王服軟並不容易,甚至可以說根本不可能。
因為一旦承認,誰也不知道大漢會如何處置他,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心存僥倖,抵死不認。
但這傅介子沒有想到嗎?不,他清楚!
他此去不但要粉碎匈奴想聯絡樓蘭的陰謀,更要徹底斬斷樓蘭王搖擺不定的心,讓其只能緊隨大漢,不敢再有二心,而要做到這些他必須要有一定武力,不然一使團的區區百人,怎麼可能完成心中所想?
所以,他在出發前必須尋找一些不怕死的悍卒,這座駐地就是為此準備的。
傅介子的舉動大家都心照不宣,朝堂上的眾人既不支援也不反對,一切就看傅介子自己了。想要以命搏富貴,那就要有隨時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。
機會給你了,能不能把握住,就要看你的能耐了。
-----------------
“子助,許久未見,不知安否?”
丙吉笑呵呵對早年好友傅介子道,當年巫蠱之禍,倆人多有交際,一個抓捕,一個收押,多次下來也漸漸成為了朋友。
雖然都在長安,但一個是大將軍府長史,一個是宮中的駿馬監,基本很少見面,此次前來卻是有事相求,想到這裡丙吉頓時有些汗顏。
就像是多年不聯絡的少時好友,突然聯絡,必然是有事相求,他為人敦厚,心底慚愧不已!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