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聖明,如此一來因戰爭死去家人的百姓也可有所藉慰,心中就算有怨,在此詔書之下,也該消散了。”新任御史大夫魏相出言道。
劉詢聞言嘆息道:“漢匈大戰百餘年,死去的百姓何其多也,朕能做的不多,如此朕心中也算好受一些。”
“再傳旨,草原所得牛羊經大司農朱邑統計之後,下發邊境百姓,每戶羊十頭、牛一頭,傳召後將軍趙充國,命其肅清酒泉、張掖、威武、朔方、五原、定襄六郡北方草原五百里,自此將為邊郡百姓牧場。”
“傳旨六郡郡守,為百姓劃分草場,若有異族侵擾,不必奏報,滅之有功!”
聽到天子的話,新任大司農朱邑先是臉色大變,但隨後暗自算了算牛羊數量,發現好像也不算多。
邊地因為多年戰亂,百姓本來就少,就算分發下去有些心疼,但也在承受範圍之內,於是領旨道:“臣,遵旨!”
但朝臣們卻倒吸一口涼氣,都知道陛下大方,但這也太大方了吧?
上百萬牛羊就這麼分發給百姓,這是一點都不心疼啊。
但如桑弘羊等人卻老神在在根本沒有半點心疼,只是打算趕緊去草原將品質好的牛羊駿馬挑出來,收入少府。
因為他們清楚,數百萬牛羊不可能全部趕回大漢,因為一下子進入如此多的牛羊,地方上根本就養不起。
再者陛下準備去五原接見草原諸部落首領,這賞賜也絕不會少,如此一來這牛羊至少得去一半。
與其便宜了草原人,還不如分發給百姓。
加上陛下下旨肅清北方六郡草原五百里用作邊境百姓放牧之地,如此也算有了安置這些牛羊的地方。
看到天子如此大方,百官也喜喜笑顏開,陛下能對百姓如此大方,那麼作為有功之臣的他們想必也不會小氣。
現在他們很是期待大軍凱旋之後的封賞大典了。
劉詢看著喜笑顏開的眾人心中暗笑,牛羊不過是慷他人之慨罷了。
不管是分發牛羊,還是對漢匈之戰中死去的將士家人免稅,都是他計劃中的一環,只有大家在戰爭中都能得到好處,那才能激起百姓敢戰之心。
他可沒忘記羌族的威脅,面對身處高原上的羌族,大漢將士處於劣勢,實在是高原氣候導致大漢將士一進入高原就會戰力大減。
想要保證此次勝利果實,草原安撫是一方面,徹底掃除匈奴在西域的影響才是重點。
只要徹底打通西域商路,大漢的各種獨有卻被天下所有民族喜愛的商品,就會順著這條大道銷往天下,到時大漢府庫必然大增。
他就是要用‘實惠’告訴百姓,打仗不再是賠本買賣,是和大家利益息息相關的事情,如此才會一掃孝武皇帝之後天下厭戰的牴觸情緒。
而之所以要肅清北方六郡五百里草原,就是想要嘗試大漢百姓是否能適應半農半牧的生活方式,為今後漢家百姓進入草原摸索方式。
草原今後必將是大漢重要起點,還有鮮卑和烏桓,那片地方在後世可是能養活數億人的黑土地,就算現在糧食產量低下,但只要開發出來,養活數千萬人還是可以的。
只是現在大漢百姓人口太少,還不是時候而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