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陛下,草原諸部業已到達,沒來的或許....不會來了!”
太守府,劉詢聽著桑弘羊彙報,聽到這裡手頓了一下,道:“不必理會,告訴後將軍一切皆由他自行處理!”
“唯~”
桑弘羊繼續道:“大漢國內諸侯王如膠東王、六安王等人已經安置妥當,諸多列侯也都到了。”
“國內大儒如蕭望之、長安書院祭酒疏廣、疏受叔侄,被稱之為小夏侯的夏侯建等等,都安置在城內。”
“如此,三日後會盟將如期舉行!”
這時霍光突然說道:“陛下可曾知道李陵?”
劉詢一怔,道:“可是飛將軍李廣之孫李陵?大司馬為何說起此人?難道他還活著?”
霍光搖頭道:“在陛下登基後不久就離世了,只是其留在漠北的堅昆部落身為右校王部落還在。”
“此次王庭一戰其長子李不悔被生擒,其弟李承祖被推舉為右校王繼續為堅昆部首領。”
“昨日臣得到訊息,李承祖也來了!”
劉詢聞言沉默片刻,這件往事自己知道一些,李陵被俘之後被人誣陷說為匈奴練兵,孝武皇帝得知也不調查就下旨將李家夷三族,至此李陵徹底絕了歸國之路。
“不悔~承祖~”劉詢嘆道。
“陛下,臣有話說!”
蘇武實在忍不住道:“陛下,當年臣被困北海十九年,曾多次受李陵恩惠,要不是每當絕境有李陵送來物資,臣怕是也支撐不到歸國之日。”
“於漠北之時臣曾多次見過李陵,更深知其心中煎熬,其長子名不悔,次子名承祖,可見其心中複雜。”
“既有‘不願再受辱’的決絕,亦有對故土的思念,陛下啊,當年本就是一樁冤案,大錯已經鑄成,還請陛下看在其多年來不曾與大漢為敵,就算南下也都是敷衍居多的作為,饒其子一命。”
“當年飛將軍李廣為大漢捐軀,其志可嘉,其心可鑑,還請陛下看在其祖的份上饒其一命!”
說完竟然跪倒在地,可見其心中堅決。
“請陛下饒其一命!”這是霍光。
“請陛下饒恕!”這是丙吉。
“唉~”
劉詢輕嘆一聲,起身上前扶起蘇武,看其眼中哀求,道:“朕亦知其怨,曾朕祖父犯下的錯,只能由朕償還了。”
想到這裡他不再猶豫,道:“宣騎都尉之子李不悔、李承祖覲見!”
眾人聽到騎都尉的官職一愣,但隨即大喜,騎都尉正是當初李陵的官職,而陛下不曾稱右校王而稱其為騎都尉,這........
劉詢好似知道眾人心中想法,笑道:“匈奴既沒,那還有什麼右校王?”
“行了,去傳旨吧,既然李承祖敢來,朕豈是無心胸之人?”
蘇武大喜道:“臣遵旨!”
-----------------
九原城外,眾多部落在此地駐紮,上千部落匯聚,就算是當年匈奴全盛時期也不多見,於是自然而然就開始互通有無。
劉詢得知後也不做限制,並且命少府將府庫之內的眾多民用物資拿出來和草原部落交易,短短几日這裡就成為了一處大型的交易之地。
堅昆部落首領李承祖看著如此和諧的一面心中滿是複雜,方才在市場中轉了一圈,發現商品價格極為公道,他知道這是大漢朝廷故意如此。
他雖然在匈奴長大,但和兄長從小就被父親親自教導漢家學問,一身才學不輸一般漢人。
自己身上流著的是漢人和匈奴人的血,母親為匈奴公主,但母親去世頗早因此受到匈奴薰陶並不多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