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嬸子有心了,這些山貨可都是好東西。”孫青山笑著說道,目光落在吳秀梅略顯疲憊的面容上,“您上山採這些,得費不少工夫吧?”
吳秀梅擺了擺手,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:“沒事沒事,反正閒著也是閒著。蘑菇就沒給你帶,想著你打獵的時候經常進山,這東西你肯定不缺。”
孫青山轉身走到牆角,那裡掛著一張新鮮的熊皮。他仔細挑選了一下,從棕熊肚子上割下一大塊肥肉,足有八九斤重。肉質鮮美,油脂豐厚,正是最好的部位。
“秀梅嬸子,這是今天剛打的棕熊肉,拿回去給嫂子補補身子。”他把肉塊仔細包好,遞到吳秀梅手中。
吳秀梅連連擺手,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:“這也太多了,吃不了的!再說你嫂子喝了人參雞湯,現在身體已經好多了。”
“嫂子現在是一個人養兩個人的身子,多補補對肚子裡的孩子也好。”孫青山語氣堅定,不由分說地把熊肉塞到吳秀梅手裡,“這棕熊可是純粹吃山貨長大的,肉質好得很。”
吳秀梅推辭了幾下,最後還是收下了熊肉。臨走時,她的眼圈有些發紅:“青山啊,你這孩子,真是越來越懂事了。”
牡丹嬸子和吳秀梅來送山貨的事情很快在村子裡傳開了。訊息像長了翅膀似的,沒過多久,陸續有村民上門。
王小娘提著籃子來了,裡面裝了十幾斤上好的幹蘑菇。徐嬸子用布袋裝了四五斤山貨,還有孫叔拎著一籃子新鮮的野菜。大家都說是來還人情的,臉上帶著些許期待。
孫青山心裡明白,這些人八成是聽說他打了棕熊,想來分一杯羹。不過這也是人之常情,農村就是這樣,平日裡互幫互助,有福同享。
他也不點破,該收的山貨照收,該給的熊肉也不含糊。送的多的,他就割點肥美的熊肉回贈,送的少的就給點腿上的瘦肉。
徐嬸子送來的山貨不多,孫青山給了她三斤瘦肉。徐嬸子卻高興得合不攏嘴:“青山啊,你這孩子真懂事,改天嬸子再給你送點好東西來。”
王小娘的幹蘑菇品相極好,孫青山特意給她挑了五斤上好的肥肉。王小娘連聲道謝,臨走時還不忘叮囑:“青山,你一個人在這山裡,要多加小心啊。”
這些都是農村的規矩,孫青山心裡門清。村裡人雖然不富裕,但都懂得互幫互助的道理。今天你幫我,明天我幫你,日子才能過得紅火。
等到傍晚歐德勝三人醒酒後,送山貨的村民才漸漸散去。屋子裡堆滿了各式各樣的山貨,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野味清香。
一整隻棕熊的肉都送完了,就剩下一副骨架子。孫青山看著這副骨架,心裡盤算著明天煮狗糧的事。這些骨頭熬湯最是適合,能給獵狗補充營養。
“德勝叔,小柱、鐵漢,咱們說說賬的事。”孫青山把三人叫到一邊,屋子裡的氣氛頓時肅起來。
“送出去的熊肉算我買的,回頭結賬的時候從我那份里扣。”他直截了當地說道,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。
歐德勝點點頭,眼中閃過讚許的神色:“應該的,骨肉至親也要把錢說清。這才是長久之道。”
說完賬目的事,孫青山又把小柱和鐵漢叫到身邊。兩個年輕人眼中帶著期待,他們知道孫青山向來說一不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