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鮮蘑菇的保質期並不長,必須儘快安排妥當。林明遠掰著手指計算著分配方案:孫師傅一家幫了不少忙,得送兩斤;韓叔經常給他提供各種建議,也得送兩斤;錢六叔雖然話不多,但在關鍵時刻總能幫上忙,同樣得送兩斤;陸巧雲和林明光那邊更不用說,這些天沒少出力,怎麼也得送兩斤;還有經常送菜的鄭嬸,雖然不是直接幫忙,但那份人情也得照顧到。
“明遠哥!”正當他沉浸在計算中時,孫巧玲清脆的聲音從院子裡傳來。
林明遠抬頭望去,只見孫家姐妹和林明光他們正在院子裡忙活。幾個人分工明確,有的在切碎稻草,有的在調配營養液,還有的在清理竹篾,都是製作新培養基的材料。
陽光下,孫巧玲的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,但臉上卻洋溢著笑容。她一邊幹活一邊跟姐姐說著什麼,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。
林明光擦了擦額頭的汗水,笑著說道:“明遠哥,這活計比在糧場輕鬆多了。雖然也要出力,但至少不用頂著大太陽。”
“可不是嘛。”孫巧玲接過話茬,“多虧了明遠哥教我們菌菇栽培,不然現在還在糧場受罪呢。”
林明光放下手中的工具,拍著胸脯道:“以後明遠哥就是我親哥,讓我往東我絕不往西。這蘑菇的事,我一定用心學。”
看著他們幹勁十足的樣子,林明遠心中湧起一股暖意。這些人都是實誠人,跟著他幹活從不偷懶。雖然現在技術還不夠熟練,但只要肯學,假以時日必定能獨當一面。
他走到院子裡,仔細檢視著大家的工作進度。稻草的切碎程度要適中,太長不利於菌絲生長,太短又會影響通氣性;營養液的配比也要精確,一點都馬虎不得;至於竹篾,更是要選擇適中的厚度,這關係到後期的支撐強度。
“巧玲,稻草再切細一點。”林明遠走到孫巧玲身邊指導著,“切得太粗,菌絲不容易滲入。”
孫巧玲認真地點點頭,調整了一下手中鐮刀的力度。
“明光,營養液的溫度要控制在25度左右,太高會影響營養成分。”他又走到林明光那邊看了看。
林明光連忙去拿溫度計:“明白,我這就去調整。”
看著眾人忙碌的身影,林明遠心中有了新的打算。等這批培養基做好,他準備擴大一下種植面積。現在的一平方米只能算是試驗田,要想真正賺錢,起碼得擴大到十平米以上。
不過在擴大規模之前,最重要的是把基礎技術教給這些人。配料比例要精確,發酵時間要把控好,接種時的無菌操作更是一點都馬虎不得。這些都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。
“明遠哥,你快來看!”孫巧玲突然驚呼一聲。
林明遠快步走過去,只見培養料堆裡鑽出幾隻蟲子。這可不是好現象,如果蟲害得不到控制,很可能會影響整批蘑菇的生長。
“大家先停一下。”他示意眾人暫停手中的工作,“我來教你們怎麼處理蟲害。”
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裡,林明遠詳細講解了各種蟲害的防治方法。從預防到治療,從藥物選擇到使用劑量,事無鉅細地告訴了大家。
“記住了,預防勝於治療。”他特別強調道,“平時要經常檢查培養基,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。”
太陽漸漸升高,院子裡的溫度也隨之上升。林明遠看了看時間,已經快到中午了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