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秋收後我們也做點吧。”孫巧雲提議,“聽說招娣會做,到時候讓她教教我們。”
“我們還可以做泡菜。”孫巧玲插話道,眼睛亮晶晶的,“我記得小時候奶奶做的泡菜特別好吃。”
林明遠放下筷子,擦了擦嘴:“簡單,明天去鄭嬸家換些辣椒、姜和紅蘿蔔回來。不過得先去縣城買個泡菜罈子,要那種大的,能裝下一冬天的量。”
飯後閒聊片刻,林明遠回到自己屋裡,從書架上取下最後一本書。這是一本講解發豆芽技術的書籍,比菌菇栽培簡單得多,僅僅需要水和豆子就足夠了。
他翻開書頁,仔細閱讀著每一個步驟。豆芽的生長過程並不複雜,關鍵在於溫度和溼度的控制。首先要將黃豆浸泡12小時,然後放入專門的發芽容器中,每天沖洗兩次,保持適當的溼度。
這項技術直接併入了種菜技能,倒是省了他不少功夫。林明遠心中盤算著,明天就去集市上買些黃豆回來試試。如果成功的話,不僅可以自給自足,還能賣給村裡的人賺些零花錢。
夜色漸深,院子裡傳來追風的叫聲。林明遠走到窗前,看著月光下的院子,心中湧起一股滿足感。雖然生活簡單,但卻充實而溫暖。
他回到桌前,繼續研究著書中的內容。發豆芽雖然簡單,但要想做好也需要一些技巧。比如水溫的控制,浸泡的時間,以及發芽過程中的光照問題。這些細節都需要仔細琢磨。
正當他專心研究時,門外傳來輕輕的腳步聲。
“明遠哥,還沒睡嗎?”是孫巧玲的聲音。
林明遠合上書,走到門前:“怎麼這麼晚還不睡?”
“睡不著。”孫巧玲低聲說,“我在想,明天要不要去鎮上買些布回來?家裡的被褥都有些舊了。”
林明遠笑了笑:“好,明天一早我們就去。”
夜色漸深,院子裡一片靜謐。林明遠坐在木凳上,望著月光下的菜地,嘴角不自覺地揚起。
角落裡的豆芽箱正散發著淡淡的豆香。這是他從鄭嬸那換來的綠豆,經過精心培育,再過幾天就能收穫第一批豆芽了。
“泡豆的時間要掌握好,水溫也得適中。”林明遠輕聲自語。
豆芽看似簡單,實則講究。泡豆要十二個小時,遮光要嚴實,保溼更是關鍵。一步馬虎不得,否則就會影響口感。
院子裡的菜地鬱鬱蔥蔥,小白菜、娃娃菜長勢喜人。牆角的蘑菇房裡,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,散發著獨特的菌香。
“咯咯咯——”幾隻小雞在院子裡覓食,黃狗小白懶洋洋地趴在門邊打盹。
正當他準備收拾工具回屋,忽然聽見院外傳來輕微的腳步聲。
“會是誰呢?”林明遠皺眉,這個時候來訪可不尋常。
“咚咚咚。”敲門聲輕而急促。
林明遠放下工具,緩步走向院門。月光下,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——董玉珍。
“明遠,你看我這段時間表現得還不錯吧?”董玉珍的聲音刻意放得很輕,“讓我加入蘑菇組,對你來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。”
林明遠皺了皺眉,目光平靜地看著眼前這個刻意放低姿態的女知青。
“抱歉,我確實沒這個權力。”林明遠語氣平淡地回絕道。
董玉珍眼中閃過一絲不悅,聲音也隨之拔高:“孫家姐妹和陸巧雲他們不都是你安排進去的嗎?憑什麼他們可以,我就不行?”
“那是農工組給我的獎勵,因為我把菌菇栽培的技術帶來了。”林明遠解釋道,“這不是我個人能決定的事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