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刻,他突然明白了什麼叫做他鄉遇故知。在這個陌生的地方,一封家書就像是一劑良藥,能治癒所有的思鄉之苦。
油燈的光芒在屋裡搖曳,照亮了兩個年輕人低頭看信的身影。窗外,蛐蛐的叫聲此起彼伏,彷彿在為這溫馨的畫面伴奏。
郵包裡的東西一件件擺在桌上,林明遠的手指輕輕拂過每一件物品,彷彿能觸控到家人的溫度。
板鴨被油紙包裹得嚴嚴實實,散發著淡淡的香氣;豬蹄油光發亮,一看就是精挑細選的好貨;布鞋是新做的,針腳細密整齊;工作服、毛衣、棉褲、棉襖,樣樣俱全,每一件都透著家人的牽掛。
“這麼多東西...”林明遠翻動著棉襖,從口袋裡摸出一百塊錢時,喉頭一緊。
錢是新的,一看就是特意去銀行換的。林明遠能想象到母親去銀行排隊換錢的情形,那雙佈滿老繭的手小心翼翼地將錢塞進棉襖口袋。
孫巧玲湊過來看:“哇,你家也太有心了!”她拿起毛衣抖開,“這毛衣真好看,肯定是阿姨親手織的吧?”
林明遠點點頭,目光落在毛衣上。針腳均勻,花紋精緻,一看就知道費了不少工夫。他記得母親的眼睛不太好,織毛衣時總要把臉湊得很近。
“你媽媽真疼你。”孫巧雲站在一旁,語氣裡帶著羨慕。
林明遠從信封裡取出信紙,母親的字跡歪歪扭扭:“遠兒,聽說山裡冷,媽給你織了毛衣,你要記得加衣服。豬蹄是你愛吃的,讓你姐妹倆一起嚐嚐...”
“咳。”林明遠清了清嗓子,將到嘴邊的哽咽壓下去。他小心翼翼地將信紙摺好,放進貼身的口袋裡。
“家裡寄了這麼多好吃的,今晚咱們改善改善。”他拿起板鴨和豬蹄,衝孫家姐妹晃了晃,“正好嚐嚐我們那邊的味道。”
孫巧玲眼睛發亮:“真的嗎?我還沒吃過你們那邊的板鴨呢!”她湊近聞了聞,“好香啊!”
“要不留著以後吃吧。”孫巧雲皺眉道,“這些東西不容易寄來。”
“不用留,今天就吃。”林明遠笑著擺手,“山裡野味多著呢,以後有的是肉吃。再說了,這是我媽特意讓咱們一起吃的。”
孫巧雲還想說什麼,但看到林明遠堅持的樣子,只好無奈地搖頭:“你這敗家性子...”
話說到一半,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說得太隨意了,臉上閃過一絲尷尬:“我是說...這些東西來之不易...”
“那就交給姐姐你了。”林明遠笑著把肉遞過去,打斷了她的解釋。自從搭夥以來,孫巧雲的廚藝讓他吃得很滿意,這次肯定也不會讓人失望。
這時,孫巧玲起身告辭。臨走前,她轉身問道:“明遠哥,你說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回家看看啊?”
林明遠沉默了一會,輕聲說道:“會有那一天的。”
送走孫巧玲,林明遠又看了一遍家書。他小心地把信紙摺好,和那些票據一起收進抽屜裡。躺在床上,他閉上眼睛,腦海中浮現出家人的面容。
明天又是新的一天,還要繼續建設糧場。但此刻的他,心裡充滿了溫暖和力量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