闊裡吉思小步跪爬上前,仰頭,右手擋著嘴輕聲道:“燕貼木兒丞相是三朝重臣,他在此恭迎嗣皇,您要格外禮敬。”
話畢,他拽拽劉淵的長袖,眼色示意。
劉淵主動下馬,步伐漸快。
他的視線越過燕貼木兒,落在後面的幾人身上。
“大元的各個派系都在這裡了吧!”
行至燕貼木兒跟前,剛要開口,便看見燕貼木兒微微行禮,嘴上道:“老臣拜見嗣皇!”
劉淵自然不會重複史書中記載的那樣,見其怒目而立,不覺膽寒,轉頭而走。
他面色親切,連忙做出攙扶的姿態。
劉淵托住燕貼木兒的胳膊,神情真摯道:“丞相不用多禮!”
燕貼木兒的職位有很多,這也是元朝的通病。
國家中央機構最為重要的幾個機構:中書省、樞密院、御史臺,一個人竟然可以兼任省府臺的官職。
燕貼木兒兼任著中書右丞相的官職。
元朝以右為尊,中書省沒有設定中書令,因此,中書右丞相是一人之下,萬人之上。
從文宗開始,廢除中書左丞相,丞相這個稱呼就等於是燕貼木兒的獨稱。
劉淵為表親近,特稱呼丞相。
燕貼木兒順勢起身,而後一頓,腳尖努力抬起。
可惜,做的是無用功,最終還是得仰視劉淵。
劉淵雖下個月才十四歲,身高卻有一米七六左右。
燕貼木兒在元蒙將軍中已是威武高大,可也就一米六五的身高。
嗯,底盤很穩。
燕貼木兒稍微向後面撤了撤,而後上演教科書的演技。
他臉色說變就變,多了幾分哀愁,渾濁的雙眸中淚光閃動,聲音中有幾絲哽咽。
“老臣歷事三朝,三代沐浴皇恩。”
“少時,曾為武宗侍衛。”
武宗,劉淵此身祖父。
“後又為武宗一系出生入死。”
“明宗、文宗對老臣是恩重如山,文宗遺命,立明宗之子,老臣深為贊同,欣然聽命。”
“老臣一定會不愧皇恩,為嗣皇,為大元留盡最後一滴血。”
話畢,燕貼木兒行了個大禮。
瞧見如此表現,劉淵暗暗吐槽。
“你是為大元留盡了最後一滴血,畢竟是溺血癥而死。”
“不僅娶了四十多位宗室之女,還將泰定帝的皇后和妃子納進了門,歷史上的權臣只此一家!”
泰定帝死後,就是兩都之戰。
上都的人,也就是泰定帝皇后為首的人要立泰定帝兒子為帝王。
大都的人,也就是以燕貼木兒的人,想要立武宗之子。
後續,燕貼木兒獲勝,迎明宗、文宗為帝!
然後,泰定帝皇后就被接到了大都幽禁。
“史書中記載比較混亂,而且這幾年一直我被流放,也不知道此時燕貼木兒是否已經娶了泰定帝皇后!”
君臣和睦的表現,自然也是落入文武百官的眼中,眾人神色各異。
簡單敘話之後,二人躍馬前行,其他文武百官緊跟其後。
回大都!
不論是按照草原部落的規矩,還是中原王朝的規矩,大臣都不能和君王處於同一個位置,也不知道是燕貼木兒粗心,或是自恃功高權重,竟然與劉淵並轡而行。
劉淵瞄了一眼,並沒有說什麼。
元朝的政治中心有兩個,一個是大都,也就是如今的北京,另一個是上都,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,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,元世祖忽必烈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。
能登上元朝皇帝的寶座,必須至少獲得其中一個政治中心的支援。
元上都代表蒙古諸王以及一些武力的支援。
元大都代表著大元王朝如今的中央勢力。
當然,說到底還是看手中的硬實力——武力。
元明宗,也就是劉淵的父親,強行登基為帝,卻實力弱小,被元文宗以及燕貼木兒合夥害死。
自然不可能留下政治遺產。
在這兩個政治中心,都沒有劉淵可以依靠的力量。
他當前,唯一依靠的就是名分大義。
畢竟,他是元武宗的血脈。
也是明宗唯一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