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都中熟人傳來信,此次是一個好機會,勸說李習把握住好機會,因此,李習也想陶安也能把握住。
片刻後,陶安拱手道:“固所願爾!”
“哈哈哈,若是如此,待你我幾人高中,必成一段佳話。”
李習與其胞弟李翼並稱“江左二李”。
兩人一直認為,若不是名額少,早就高中。
現如今,精通多年,再加上門檻降低,多了名額,六年後豈能不高中?
於是,雙方定好時間,準備一起西行!
......
朱五四看著眼前修繕後的房子,滿腔欣喜。
攢了多年的家產,過段時間,老大朱重四就可以結婚娶妻生子,他朱家要有第三代後裔了。
他掰著手指,仔細盤算著。
後面的幾個孩子也要用錢。
接下來,他要繼續奮鬥!
朱五四雙手合十,嘴裡嘀咕道:“金甲天神和皇帝在上,保佑風調雨順,千萬不要出事啊。”
正在這時。
遠方傳來陣陣的馬蹄聲。
他抬頭望去,只見一個長隊走了過來,有騎馬的,也有走著的,各個都攜老帶小。
朱五四皺了皺眉頭,這是要搬家?
“爹。”朱重四走過來,摸摸後腦勺,道:“聘禮都準備好了,接下來怎麼做啊?”
朱五四回過神,低聲斥道:“當然是找媒婆上門定親啊!”
“奧。”朱重四憨厚的笑了笑。
“別看了,走,回家!”朱五四拍拍朱重四的腦袋:“對了,把重八拽回來,別被人拐跑。”
遠處一行人中。
陶安和李習正交流研討學會,他們偶然間抬頭看了一眼朱宅。
朱宅外面一顆大樹下,朱重八正在逗螞蟻,聽見動靜後也抬頭瞟了一眼,眼珠轉動幾下,而後又低下頭。
雙方都不知道,若按照原先的歷史線,二十一後,朱重八渡江至當塗,陶安偕李習及鄉里父老迎謁。
而後陶安被朱重八稱為“國朝謀略無雙士,翰苑文章第一家。”
李習也被擢升太平府知府。
二人收回目光。
陶安道:“陛下有金甲天神指導,處理朝政老道,短短時間內,處罰了不少貪官汙吏,如今,更是有漢化之心,若能保持下去,那就太好了。”
李習點頭道:“是啊,你看這人家剛修了新宅,一副生機勃勃的樣子,若都能如此,豈能有人造反?”
前段時間,臨州有漢人造反。
不過,很快被撲滅了。
陶安沉聲道:“就怕北方反對勢力太強大,最後又恢復原狀啊。”
李習搖搖頭道:“這麼多年,已經反覆多次,若這次再反覆,我則不再追究仕途,專心教學。”
陶安眼眸中透露著擔憂之色。
既有對大元前途的擔心,又有對個人前途命運的迷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