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開局小縣令,紅溫朱元璋

第390章 養濟院,老漢舉石鎖

梁王把匝剌瓦爾密自殺,北元在雲南的勢力遭受重創。

但塞外的北元勢力並未就此消停,稍作休整後,又開始蠢蠢欲動。

自入夏以來,從東邊的開元到西邊的甘肅、寧夏北部,諸多要塞接連被北元軍隊佔領。

他們時不時就往南侵擾,燒殺搶掠,邊境百姓苦不堪言。

可讓人奇怪的是,他們對城門軍鎮卻敬而遠之。

城門軍鎮就像一個神秘的禁地,透著說不出的詭異。

北元每次派來的探子,都如同羊入虎口,一去不回,沒一個能活著帶回訊息。

久而久之,北元軍隊對這裡充滿了恐懼。

人往往就是這樣,面對未知的事物,總會心生害怕。

正是這份深深的恐懼,讓北元軍隊不敢輕易對城門軍鎮動手。

也正因如此,陳安管轄的江浦縣,成了北境難得的一片安穩之地,百姓得以在這亂世中暫時安居樂業。

可就在夏末,朱元璋詔令魏國公徐達為徵虜大將軍,率領五萬精銳為中路軍;曹國公李文忠為左副將軍,統兵五萬出東路;宋國公馮勝為右副將軍,率五萬兵馬為西路軍,分兵三路揮師北伐,史稱洪武第二次北伐。

朱元璋本期望此番出征能像第一次北伐那般,將北元勢力徹底逐出大明邊境,一勞永逸地解決北方邊患。

然而,戰場局勢瞬息萬變,現實給了明軍沉重一擊。

徐達所率的中路主力深入敵境後,在嶺北遭遇北元擴廓帖木兒與賀宗哲的聯軍伏擊。

明軍雖奮力拼殺,但因孤軍深入、補給困難,最終大敗,死傷萬餘人,被迫倉皇南撤。

李文忠的東路軍一路歷經苦戰,雖有小勝,可自身也傷亡慘重,最終戰果與損失基本相抵,未能達成預期戰略目標。

唯有馮勝的西路軍進展順利,一路勢如破竹,在甘肅一帶連番擊敗北元軍隊,攻克多處要塞,收穫頗豐,算是挽回了些許顏面。

但從整體戰局來看,第二次北征無疑是以明軍的失敗而告終。

這場敗仗對明軍而言,是一次沉痛的打擊,士氣受到極大挫傷,邊境防禦壓力也陡然增大。

可對被徐達追著打了數年的王保保來說,卻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勝利,猶如一劑強心針,極大地鼓舞了北元軍隊計程車氣。

此前,王保保屢戰屢敗,在明軍的強大攻勢下節節敗退,此次僥倖戰勝威名赫赫的徐達,讓他整個人都飄了起來,內心的野心也開始極度膨脹。

或許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,王保保竟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神秘的城門軍鎮。

在他看來,城門軍鎮雖有一定防禦力量,但相較於徐達的主力大軍,不過是小菜一碟。

只要自己精心謀劃,定能一舉拿下,既能擴充勢力範圍,又能進一步提升自己在北元的威望。

他絲毫沒有意識到,城門軍鎮暗藏玄機,遠比他想象中要棘手得多。

近三個月,王保保派了不下一百隊探子進城。

你陳安不是會抓探子嗎?

那我就用人海戰術淹沒你!

只要有一隊能成功打探訊息回去,就是他王保保的勝利!

在這種局勢下,江浦縣的銳眼衛便奉行起了“寧可抓錯,不可放過”的原則。

寧願抓錯了事後賠罪,也不能放走一隊真正的北元探子。

銳眼衛都是軍中精英,深知城門的重要性。

一旦被攻破,遭殃的可不光是這座富裕起來的邊城。

就在這時,他們跟著朱元璋出了城。

“這人真奇怪,按說了解完陳縣令,該回酒店跟同夥匯合才對啊!”

一個銳眼衛疑惑道。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