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兒臣,兒臣……”
“有話就說,吞吞吐吐像什麼樣子!”
文德帝眼裡閃過一絲不悅,陳平安現在的模樣和剛才破解案件時判若兩人,文德帝一時也看不透陳平安了。
“兒臣不懂朝政,但,若突厥膽敢來犯,兒臣願效仿冠軍侯故事,不破樓蘭終不還!”
“好一個不破樓蘭終不還!”
勳國公的虎目驟然發亮,這位戎馬半生的老將軍瞬間對陳平安產生了好感。
“胡鬧!”
文德帝看著陳平安,神情恍惚了一下,忽然想起陳平安出生的那個夜晚,他母親本是一個宮女,文德帝醉酒之後寵幸,那宮女有了身孕,被封為最末等的答應。
由於不受寵,在生產那天難產,太醫沒有及時趕到,最終難產而亡,產婆抱來的嬰孩就是陳平安。
彷彿一轉眼,他就從嬰孩變成了現在的模樣,文德帝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,此刻他突然意識到,他好像從來沒有在意過這個孩子,一絲愧疚在文德帝的心裡油然而生。
“父皇,兒臣沒有胡鬧,是認真的,兒臣要去邊關,保家衛國。”
“老九,朝堂之事不可兒戲。”
文德帝不明白陳平安為何突然要請旨去邊關,但現在邊關不穩,雖然陳平安不是他最喜愛的兒子,但也不想他就此去冒險。
“大丈夫一言九鼎,絕無戲言,請父皇恩准,兒臣心意已決。”
文德帝見陳平安不肯順著自己的話下臺階,執意要去邊關,心裡的那絲愧疚瞬間被不悅替代。
陳平安不是不懂朝政,只是不想當出頭鳥引人注目,他的目的只想遠離朝堂,去邊關。
“九弟倒有霍去病的氣魄,不過,眼下最要緊的是和談之事,九弟既然能破解連大理寺都無法破解的案子,不如就把接待使團的擔子交給九弟如何?
九弟既然能解決突厥太子假死案,也定能順利解決即將到來的突厥使團。”
二皇子知道陳平安和太子關係最好,若陳平安接手此事,太子定不會置之不管,到時候陳平安出了差錯,太子也難逃干係。
再者說,若陳平安去了邊關,要是死了還好,萬一被他闖出名堂,豈不是給太子又添一大助力。
二皇子見陳平安執意要去邊關,心生警惕。
“九皇子從未接待過使團,這次突厥來勢洶洶,非比尋常,九皇子恐無法勝任。”
宰相和勳國公反駁。
“父皇,九弟從未參與過朝政,此舉不妥。”
太子殿下也急忙跟著附和。
“老九確實不太適合,還是另選他人接待使團吧。”
文德帝深知此次問題不好解決,經過今天的事,對陳平安有了一絲虧欠,不打算讓陳平安涉險。
陳平安在心裡暗罵二皇子,自己只想遠離朝堂,不過,若能以這個機會換取去邊關的機會,也未嘗不可。
“父皇,若兒臣能解決突厥使團之事,父皇能否准許兒臣去邊關。”
文德帝被陳平安的執拗氣到,氣惱陳平安不理解自己的用心。
“你非去邊關不可?”
文德帝強壓下心裡的怒氣,以前只知道陳平安膽小懦弱,今天才發覺陳平安如此執拗。
“兒臣心意已決!”
陳平安眼神堅定,態度堅決!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