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視機裡的陳詠荔穿著職業裝,對這件事情進行了詳細的報道,一些暗訪或者是正面拍攝的鏡頭,再透過播報,總算讓洪城的這些老百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。
原來這些餐館用了地溝油,現在被查出來了,如果沒有新聞的報道,這件事他們還矇在鼓裡。
而且,還不知道他們用了多久,說不定吃了幾年都有可能。
尤其是當桃花小區的居民看見張志平的米粉店時,一個個都破口大罵起來。
“天啊天,原來我們吃了幾年的垃圾油。”
“這光頭看上去倒挺和氣,沒想到竟是這種人。”
“這天殺的生兒子沒屁眼。”
“……”
桃花小區的餐館有一半以上都出了問題,只有極少數沒用地溝油,李記明廚就在其中。
本來之前李記明廚就經過了工商局的檢查,現在經過都市現場的報道,更是讓李記名聲大噪,大家發現原來這家不起眼的小店,比看起來裝修高檔的餐館衛生多了。
桃花小區居民大罵張志平的同時,都打定了注意以後只在李記吃早餐,要麼就在家裡自己做,總之不會再有第三個選擇。
洪城市其他小區的住戶,看到這則新聞也對自家附近餐館的食品問題感到擔憂。
當你在家裡看見蟑螂的時候,那些看不見的地方早已氾濫成災。
看著電視裡排起了長龍隊伍的李記明廚,許多其他城區的居民都打算有空來這裡嚐嚐味道。
新聞最後,陳詠荔站在鏡頭前,說還會持續對這件事情進行報道,顯然地溝油的事情沒有這麼快結束。
洪城市的居民拍手叫好,都市現場果然是老百姓值得信賴的欄目,這個新來的年輕女記者,也獲得大家的好評。
這篇報道引起了轟動,第二天很多涉事的餐館被工商局貼了封條,張氏米粉赫然就在其中。
而與這種淒涼場面不同的是,李記明廚忙的熱火朝天,兩家店本身就在隔壁,如此一來可以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。
門外還有許多顧客在排隊,但沒一會兒店裡所有的東西就全部賣空了,導致許多人早點都沒吃成。
小區也有其他的早點店,但沒什麼人去。
李揚也不打算再煮米粉,因為實在太累了。
一統計營業額,竟然突破了1000塊。
羅美珍摟著李揚,高興的大跳,1000塊錢啊,這種事情以前連想都不敢想,現在竟然輕輕鬆鬆就做到了。
李建軍也累的滿頭大汗,但同樣特別開心。
“以後的生意還會更好,但是靠我們三個人根本忙不過來。”李揚也累了,習慣性的拿出一根菸抽了起來,羅美珍見了也不阻止。
要是在以前,她肯定不讓抽。
“我們可以請幾個幫手,到時候有合適的店面也可以租下來。”
開店不到一個月,李揚就有了擴店的打算,因為生意實在是太好,遠遠超過了李揚的預期。
到時候還要給網咖送餐,不多幾個幫忙的人肯定不行。
“可以,桃花小區也有很多婦女沒事幹,她們住在這附近,既可以賺錢又可以照顧家裡。”
李揚點點頭:“媽你自己考慮吧。”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