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會的,謝謝你關心。”
第二天李揚剛開門,就有好幾個顧客等在門外,點了一份改良版的飛人套餐,吃完後說道:“我是飛人的粉絲,謝謝你對他的支援和理解。”
顧客的話讓李揚有些意外,他也沒想到飛人的粉絲這麼早就在門外等著,鄭重的說道:“他永遠是我們的英雄。”
然後李揚用準備好的便利貼,讓顧客寫下了一句對飛人說的話。
“我們永遠支援你!”
客人漸漸多了起來,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飛人的粉絲,還是說李揚的做法讓他們產生了共鳴,幾乎所有人點的都是飛人套餐,很多人同樣在便利貼上寫下了支援飛人之類的話。
即便有不知道便利貼的顧客,看見別人在寫,他也會留下一句支援。
李記明廚幾乎準備了比平時多一倍的食物,但依舊在上午就早早的賣完了,最後一統計營業額,竟然有2600多。
這個數字成為了開業以來的最高成績,雖然前幾天也在舉行奧運活動,但遠遠沒有這次參與的人數多,效果也不如此次明顯。
“揚揚,我們的利潤真要捐掉嗎?要不留一點,反正他們也不知道。”說實話李建軍挺捨不得捐掉這麼多錢,他幾乎承受了之前雙倍的工作量,賺的錢竟然要全部捐出去。
“不單單是今天的利潤,接下來的一個禮拜,飛人套餐賺的所有利潤都要捐出去。”李揚表現得很堅定,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。
羅美珍趕緊把李建軍拉到一邊,讓他不要為這點錢斤斤計較,兒子做的事情值得稱讚,反正賺錢的日子還長。
李建軍當然只是隨口說說,店裡的生意完全是李揚撐起來的,做點公益回報一下社會,也沒什麼不可以。
第二天的營業額再一次的上升,很多人進店直接就點飛人套餐,然後寫下了支援飛人的話。
像這種比較大的木板都寫滿了好幾塊,李揚不停地從菜市場改造工地上撿新的過來。
如果非要說這件事有什麼美中不足的地方,那就是生意太忙,他們他累了。
李揚他們,再包括洗碗的蔡阿姨和小黑,黃毛,一共六個人,每天都累得不行,幾個年輕人倒稍微好一點,像蔡阿姨那個年紀的,還真有點吃不消。
第三天的營業額竟然突破了3000,因為李揚說了要給體校捐款,陳詠荔把這件事情報告給了電視臺的領導,於是都市現場又一次對李記明廚進行了採訪和報道。
在電視臺和網路的雙重轟炸下,李記明廚的客流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。
電視臺進行了一系列的鏡頭特寫,什麼老者拍著李揚的肩膀鼓勵,木板上貼滿了飛人加油的便利貼,還有很多年輕人在拿著飛人的海報表示支援……
節目當晚就播出了,背景音樂用的是《陽光總在風雨後》,瞬間便引起了全城的共鳴,收視率一路狂飆,在網路上也引起了熱議。
許多外地的觀眾也開始搜尋這篇報道,看了之後傷心落淚,都市現場的收視率竟然突破了新高。
最後,電視臺以“從飛人到悲情英雄,一碗米粉裡的國民記憶”的標題結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