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08,從早餐店成為大佬

第33章 “吃了嗎”外賣

陳默沒有直接說出網站的名字:“揚哥,我曾經聽過你的想法和規劃,用李記命名也不是說不好,但不夠有特色。網站不像店鋪,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都能夠訪問,叫李記好像沒什麼特色。”

老鄧也不同意用李記來命名網站,雖然他也不是這方面的大神,但提到網際網路他自然就想起了如今的巨頭:“騰訊從來沒有想過叫馬記,百度也不曾叫李記,他們都沒有用創始人的姓命名,卻都在國內如雷貫耳。”

聽了他們的話,李揚更加確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,其實他很早就有了一個不錯的名字,聽了老鄧和陳默建議,於是把想法說了出來:

“其實我也很贊同你們的看法,用李記的確對網站有一定的束縛性和侷限性,將來推廣時大家還以為只賣李記一家的東西,於網站發展很不利。”

李揚記得很清楚,再過兩年,小米的創始人會推出米聊,和微信貼身互搏。

前期米聊勢頭兇猛,但後期也是因為名字的原因,導致微信透過qq引流後來居上,最後下線,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。

後來大家分析,許多網友都以為米聊只能小米手機用,錯失了很多使用者。

“我想到一個名字,不如我們就叫‘吃了嗎’,你們覺得怎麼樣?”

陳默也說不出這名字有什麼特點,但朗朗上口,讓人還挺有印象。

老鄧是洪城本地人,一下就明白這個名字的特點,然後便讚歎道:“這個名字真的是絕殺,我覺得特別好。”

在洪城,熟人見面的第一句話,基本都是吃了嗎?

簡簡單單的三個字,表達了老表們的熱情好客,也包含了濃厚的本土文化,同時和外賣這個主題很符合。

當然,李揚絕對沒有碰瓷的意思。

他回去後把這個名字告訴了爸媽,並簡單的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含義,夫婦兩個也不懂什麼取名文化,羅美珍覺得“吃了嗎”挺有意思,李建軍則是遺憾,將來網站要是做大做強,李記就這麼白白的浪費了出名的機會。

第二天李揚又和熊飛談了一下學生兼職的事,他把傳單交給熊飛,讓學生們先在學校發一些,等節假日再去桃花小區附近宣傳。

熊飛心想果真是發傳單,也不知道李揚是怎麼把這事說的如此清新脫俗。

學生們發的傳單內容,特別的簡單粗暴。

“‘吃了嗎’外賣網站上線,註冊登入即可成為會員,下單滿2元贈送一個滷蛋,滿10塊送綠豆湯一份,累計積分可兌換免費食物。

這是傳單的大致內容,但具體的圖片排版,字型文案,聯絡方式等等,都出現在特別醒目的位置。

上面留了李記的電話,畢竟外賣網站才剛剛上線,所以李記和網站,幾乎是捆綁在一起宣傳的。

第一天學生們就發出了500份傳單,按照李揚的要求,幾乎各個樓裡面都有傳單存在。

但是第二天的時候,熊飛就打電話過來,說發傳單這事遇到有點困難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