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這些人更傾向於按比例抽成。
他們可並不覺得自己一個月的外賣能夠賣3000塊錢,所以直接交300塊的買斷,肯定不如抽成划算。
在場的許多人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和李揚合作的想法,尤其是老王。
聽到李揚取消保證金的一系列費用,而且還給出了兩個方案,老王當其表態:“我願意加入網站。李老闆,我選擇抽成的方式。”
說實在的,李揚能把網站做成這樣,老王之前真沒有想過。
送外賣就送外賣,沒想到還能送出這麼多花樣來。
和他想的一樣,李揚一開始也讓他們繳納一定的費用,但最後的方案卻是按訂單抽成或者類似買斷制。
老王的想法是試一試沒什麼損失,反正也不需要先付錢,透過網站曝光,如果能提升一定的外賣數量,平臺的抽成就當做是宣傳費了。
而且其中的因果關係,老王也搞得很明白。
是因為他生意好,網站才抽的多,不是因為他給網站交了很多的錢,生意才會變好。
本來一些人還在猶豫,但老王都率先表態了,而且選擇抽成的方案,成本沒有太高,完全可以試一試。
所以他們一個個也全都加入了網站。
事情比較順利,因為不想被抽成而拒絕加入外賣網站,就會像原來一樣只能守著店裡的那些生意,等著顧客上門,他們也無法做出很大的改變。
入駐網站後,外賣業務的曝光量大大增加,畢竟抽成才10%,把這部分利潤讓出來,換取數量上的改變,整體來說商家是很划算的。
當場這些人就同意全部加入外賣網站,李揚統計了一下,包括沒來的那個老闆,一共有七家。
其中三家炒菜的,兩家賣夜宵,還有兩家是早點。
一些賣包子饅頭的沒有加入,主要他們從業務上來說,和李揚沒有競爭關係,也就沒有參與之前的事情。
另外就是關於配送的問題,有五個人選擇讓李揚的專業配送隊送餐,因為他們是燒菜和做夜宵的,他們單價高的同時利潤也高,拿出一塊錢一單來也沒什麼問題。
主要是生意真要忙起來,特意讓一個人出去送單,有些划不來。
抽成方案的好處這時候就顯露出來了,畢竟還是那句話,只有賣的多平臺抽成才多。
李揚讓他們回去後準備好資料,比如店鋪的名字,營業執照資訊,還有選單,價格,寫好後全部拿給自己。
他們不會用表格,只能透過這種傳統的方式記錄,再錄入電腦上傳到網站。
這群人的速度倒很快,幾乎當天晚上就把所有的資料發給了李揚。
李揚整理好後便把陳默約來網咖,把這件事情告訴他之後,讓他把這些店鋪上傳到網站上。
陳默沒說什麼,看樣子對李揚的這個做法並沒有感到很奇怪。
他向李揚表示,他會盡快做好,三五天內就可以在外賣網站上看到這些商家的資訊。
可能是怕李揚覺得效率太慢,他沉默了一會兒,解釋道:“上傳這些資訊很簡單,主要是網站要重新排版,整個介面都要改動。”
“不急。”李揚點點頭表示理解,陳默能做到這個地步他已經很滿意了,要知道許多網站可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。
他還是強調了一點,那就是儘量要讓網站操作邏輯簡單點,不要搞得太複雜,這樣會讓很多顧客用不慣。
陳默點頭。
然後李揚便問他定位器的事情有什麼進展,他回答說快了,目前在盡力解決發熱的問題,而且也確保了續航。
聽到這個結果,李揚越發覺得陳默是個人才,如果不是陰差陽錯的原因認識了他,可能就埋沒了他的這種才華。
陳默的速度很快,大概在第四天的時候,他便打電話叫李揚過去看新版的網站。
李揚進入網站,整體的介面和之前相差不大,不會讓人產生一種不習慣的感覺。
只不過之前品類的列表,則是換成了一家家新上線的店鋪。
而且陳默還按照李揚的要求,在網站最醒目的位置上寫下了宣傳語:“恭喜老王燒菜館等商家入駐吃了嗎外賣網站,新老使用者首次免單。”
前世有許多把老使用者當狗的案例,李揚想說在吃了嗎外賣網站,是把這些老使用者當人看的。
免單的這個事情,李揚和商戶們商量過,他們倒也沒有反對,既然入駐了外賣網站,那就應該全力配合李揚宣傳。
很快,外賣網站新一輪的宣傳開始。
李揚的這些員工下班後到處貼海報發傳單,其他商戶也加入其中。
這些剛剛入駐的商家,一個個都在期待著加入網站後的生意。
他們也想看看,這個年輕人的新鮮做法,是不是真的這麼與眾不同,真有這麼好的效果。
經歷過三天的宣傳後,這些商戶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