售價1999的那款走量機型,24小時過去,一共賣出了10萬臺。
而且還不是那種先付定金,最後再付尾款的方式,直接就是一次性付1999,然後等待發貨。
至於mix的銷量,可以說讓雷總很意外。
三個電商渠道24小時的下單量達到了12000臺,而且這還是沒做廣告的情況下,僅僅只是開了個釋出會,然後使用者就直接去各大電商渠道下單了。
Mix系列的備貨量並不多,按照原計劃本來是5萬臺,但李揚並不滿意第一款方案的設計,覺得從外觀和質感上來說,沒有高階的感覺,於是讓雷總臨時重新設計,加班加點的才讓代工廠組裝了2萬臺手機出來。
看這種情況,已經不夠賣了啊?
“李總,想不到使用者這麼熱情,看這樣子,我們的備貨量還是有點少了。”雷總的語氣有種抑制不住的激動。
其實走量的機型24小時能賣10萬臺,他反倒並不覺得驚訝,只要是稍微有點思考能力的人都會覺得小米1的價效比是非常高的。
外國的品牌同配置至少要賣5000,但小米只賣1999,還搭載了一個定製的miui,那不直接搶爆啊?
反倒是那款高階機型,Mix也能夠賣出12000臺,那就真的讓他有些意想不到了。
作為程式設計師,他一直都講究各種配置,實際上從硬體的提升來說,Mix是絕對沒有翻倍的。
真要說起來還是小米1更划算。
但是4000塊錢的起售價竟然還賣出了12000臺,沒做任何宣傳,一個全新的手機品牌,這就真的讓人有些意外了。
“絕對少了,讓代工廠他們加快進度,我們有800萬的訂單,也算是個大客戶了。”
小米手機的賣爆,對李揚來說是理所應當的事情。
還是那句話,如此魚龍混雜的手機市場,小米品牌售價低,配置高,而且還搭載了定製的本地化系統,沒道理不受到大家的追捧。
大清早就亡了。
外國的東西不一定全部都是好的,也有可能在割國人韭菜。
李揚更加看重的是微聊的發展。
從現有的情況來看,只能說符合預期,要是能做到將來微信的那個體量就更好了。
雷總又和李揚聊了幾句,李揚叮囑他一定要讓代工廠加快速度,但是並不能因為單純的搶進度,就不注重品控,畢竟這是第一代手機,方方面面都要確保,要不然的話反而影響口碑。
不出意外的話,造手機這事會按照歷史的發展進行下去,李揚只需要在關鍵的時候給雷總指條明路,不再重蹈前世的覆轍,那就沒什麼大問題了。
當然自研晶片和開發作業系統也要偷偷的進行,不是說三五年就能有成果,這是一個漫長且非常費錢的業務。
但過15年,20年,當前期艱苦研發終於迎來成果的時候,才是國產手機再一次進行蛻變的時候。
小米公司現在的目標,就是加快生產進度,並確保品質,先打出口碑,同時進行下一代手機的研發和設計。
半個月過去,從開售第一天到現在小米1的累計銷量是28萬臺,Mix不但出乎了雷總的意料,也讓李揚覺得不可思議。
因為銷售量赫然達到了5萬臺!
導致原本的2萬臺搶購一空,然後又讓代工廠24小時加班加點的進行生產。
這群使用者真的是太熱情了!
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,並不僅僅是因為手機本身的產品力強大,還有就是微博上有不少大佬也在用小米mix,只要發一條微博就會出現字尾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