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從來如此,敬畏,才會更感恩。
身後的禁軍迅速出現,把他們包圍了起來。
裴湛青看人群已經離遠了,才低頭問:“何事?”
使者忙壓低聲音道:“陛下!寧波衛兩路倭寇發生械鬥!!張千戶戰死,胡百戶、劉百戶戰死,數百兵將戰死,百姓被劫掠,大片民居被燒燬……”
裴湛青的臉色黑了下來。
太祖爺臉色更黑。
玥寶氣得小拳頭都捏緊了。
一行人匆忙回京,細問之下,才知道,年前,分別由幾百人,或者上千人組成的兩路朝貢團,先後抵達寧波衛。
這些人名義上是朝貢貿易團,其實就是些海盜。
因為後到的貿易團中,有一箇中原人叫汪本,與市舶司的主管太監楊貴是同鄉,所以他們雖然後到,卻是先進港驗貨。
之後,兩邊為了爭奪貿易資格發生了械鬥。
汪本有東盛軍相助,小勝,另一支殺紅了眼,一邊逃走一邊燒殺劫掠,然後奪船逃向大洋,衛所軍追趕中,數人不幸戰死。
裴湛青聽得要氣死。
什麼同鄉,必定是行賄!這些人,真該死!!
糰子也聽得雙眼冒火,差點氣死。
這不就是又一場爭貢之役???
她那個世界的歷史中,明朝的某個時期,明朝被稱為絕世大冤種。
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倭國,本國人在講解本國曆史的時候,都是以“日明貿易”來稱呼這個時期,根本不承認稱臣納貢什麼的。
因為在這個時期,兩國貿易中,獲利方只有倭國。
他們嚮明朝進貢的,都是一些硫磺、刀劍之類不值錢的玩意兒,而明朝則賞賜大量的白銀、銅錢、陶瓷、絲綢等等……倭國使臣關稅全免,往返路費報銷,好吃好喝伺候,臨走還要大拿特拿,大賺特賺……
而明朝對倭國沒有任何控制權,既沒有派軍進駐,也無法插手倭國國家管理,就一個天朝上國的虛名。
所以,這在倭國曆史學家看來,是他們外交上的重大勝利。
本身倭國內部也不太平,窮鄉僻壤的,這樣的好事兒,他們豈會不爭?
啊啊啊!!好生氣!!
為什麼這個臭國家還不滅種!!
但畢竟隔著海,想打也不是拍拍腦袋就能打的,裴湛青只能咬牙切齒的先派遣使臣送國書過去,一邊暗中排程糧草,打造戰船,做好開戰準備。
國書措辭嚴厲:“聖旨到日,如臣則奉表來庭,不臣則修兵自固,永安境土,以應天休,如必為寇盜,朕當命舟師,揚帆諸島,捕絕其徒,直抵其國,縛其王,豈不代天伐不仁者哉,惟王圖之。”(注:摘自洪武二年朱元璋給倭國國書)
此時,他們還不知道。
倭國的攝政王收到這封國書之後,大發雷霆,連殺了五個國使,只留下兩個活口,而且一直拘留了三個月才放回,還寫了回信,寫道:“順之未必其生,逆之未必其死,有何懼哉!”
之後,東盛當然是悍然發兵,出海攻打倭國……
這是後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