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國有夢

第54章 歸途

趙尨應了聲“是”,隨即又道:“冀州刺史李邵送來信箋,述斥學生逾越了,讓咱們撤離此地,學生不知如何應對,還望小郎指示。”

望了望郭嘉,郭嘉頭也不抬的道:“涿郡的御供貨物在此被劫,太守勒令徹查,李邵不敢有意見的,再說了,按理你應該能想到的。”

盧遙豎起大拇指,趙尨啞然失聲,這少年怎麼比小郎還無恥呢?

趙尨擔憂說道:“界碑被村民移到樹林村外了,一天一個地,按照這速度,定真很快變成涿郡地界了。”

郭嘉嘆氣道:“如今朝堂不會理會這種小事的,李邵也不敢上奏,自個管轄的居民不要自己,怎麼說怎麼難聽。”

“別有顧忌,放手去做吧。”盧遙吩咐道,趙尨退下。

“太明顯了吧!”郭嘉鄙夷道。

盧遙笑道:“我覺得百姓安居樂業沒有錯。”

“總會有人看出你的圖謀的。

對了,這書我看完了,哪弄來的實戰案例?先打住,別跟我說什麼祖上傳下來的屁話。”

“確實是先輩們累積下來的,不然你覺得我能憑空捏造不成?”

“自韓信使用謀略于軍事上開始,大漢何來如此多涉及謀略的戰爭?”

“大漢?大漢只佔這個世界的冰山一角而已,外面地方大著呢,國度多著呢!你也別說什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類的屁話。”

“好吧,我還是願意接受這個解釋的。”

牛家莊無論怎樣發展,很大的目的是為了鍛鍊趙尨,曹操之所以成就大業,最主要的因素是保證屬地百姓的溫飽,這很考驗內政人員的能力,當中荀彧出了不可磨滅的死力。

國淵知人善任,能從眾多學子中發現有才之人,像趙尨這樣的初哥,遍佈涿郡各縣各鎮,這幾年涿郡能夠順利安置上百萬的流民,他們功不可沒。

有了底蘊的劉備,接下來的歷程不用東跑西跑,顛沛流離了。

如今就要看荀彧究竟能不能把涿郡現狀再提升一個檔次,因此還沒回到樓桑,劉備就已經把荀彧的表帖送往洛陽。

關羽見到三個文質彬彬計程車子後,發誓再也不允許盧遙離開自己的勢力範圍,劉備深以為然。

安置荀氏家族在劉氏莊園,是迅速抬升荀彧地位的最有效方法,誰知道荀彧死活不願,非要在三詠學院附近住下了,目的很純粹。

郭嘉沒有這般覺悟,把家直接安在盧遙屋裡,劉桑惡狠狠的眼光他沒看見,有財不滿的叫喊沒聽見,趙子嫣的好奇更是被他無視,於是盧遙便知道曹操為何如此喜愛這位軍師了。

至於徐福,學院和訓練營兩個地方讓他選擇,想都沒多想便在訓練營落腳,有得選擇的時候,聰明人都會按照自己心中所想的活著,歷史的真相或許不是這樣,盧遙已經不想關心了,他再一次固執的認為,這才是歷史原來的面目。

十天後,荀彧找出涿郡的財政收支狀況的弊端,他認為金錢需要運轉,當荀彧提出工程招標,分包於民的政令時,盧遙驚為天人。

二十天後,荀彧又找出儲糧的弊端,他認為糧食應該儲於民而不是屯於倉,只有百姓家裡的糧食充足了,官倉才能真正意義的填滿。

提出分田到戶,鼓勵耕農自行開荒野地,按人頭保有人均兩畝免稅田地,多出來的按面積進行獎勵,然後收為官田。

三十天後,荀彧再次找出水利問題,河北的冬日時間長,大面積的建造水庫雖然可以防止旱災,但同時也是巨大的隱患,要是被人同時人挖開大水庫,後果不堪設想。在農田中挖掘多條運河,把水庫之水引到運河儲備。

沒有人提出異議,因為沒有人可以提出異議。關羽收回了之前說過的話,劉備再次上書為其表功,因為上一次表功沒有迴音後,他就沒太在意,如今由不得他馬虎。

盧遙把百科全書搬到新劉氏莊園後,荀彧就不得不搬了。並非非要他搬不可,而是他非常喜歡荀彧的那份恬靜,這種恬靜多少能抑制他內心那份躁動不安的慾望。

趙雲在大雪降臨前趕了回來,此行任務為了查探幾個失去音信的潛伏少年軍,順便結識一下馬騰,如果可能的話與他結成利益共同體,因為涼州的馬匹是全大漢最好的。

下雪的天氣,開鍋打邊爐最為開心了。趙雲見多了兩個陌生的少年,並不見外,大致情況關羽早就在他下馬時就已經告訴他。

郭嘉第一次參加劉氏集團的核心人員會議,感覺很興奮,口不擇言的道:“怎麼就這幾個人呀?”

關羽拍了一下他的腦袋道:“裝笨在這沒用。”

(未完待續……)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