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堂討論聲、笑聲、恭維聲此起彼伏。
一直待在屏障之後的老王老馬兩人對視了一眼,隨即悄悄進了後院。
“陸雲那小子,不簡單啊。”一見到玄明真人,老王便感慨道。
“這話術,無師自通?大家族的少年郎,都是這種人嗎?”老王更是驚訝。
十四五歲的年齡,就將人情世故玩的出神入化了,有這份資質,你進入官場,或者是走入商路不好嗎?
來學勞什子的道法幹嗎!
“還是三子看的遠,讓這小子趕快下山。若不然時間長了,還真有可能被他看出來端倪。”老王給玄明真人說道。
太聰明的少年郎,他們看著欣慰,可卻真的喜歡不來。
聽著老王的話,玄明真人卻有些不明所以,不過卻沒有深入詢問,反而是故作高深:“小小少年,故作老成又有何妨?現如今他對我的身份深信不疑,修行已修的魔怔,還真以為看上兩本經文,就成仙了?”
說到此處,他還無奈搖頭。
這幾日來,他連提問問題都不找陸雲了。
無他,一是為了顯示公平,二來也是因為陸雲真的修魔怔了,提出來的問題角度很刁鑽,連他都有些招架不住了。
有些問題,真的不好回答,所以就裝作高深莫測的表情。
一次兩次還尚且好說,可倘若次數多了,總歸是有些漏洞不是?
聽著玄明真人訴說,老王老馬兩人也不由得啞然失笑。
每一次早課晚課,他們二人都會站在屏風之後觀察一眾觀內弟子的動靜,免得有人懷疑玄明真人的身份,他們自己還不自知。
卻是每天都能聽到這些弟子們的問題。
比如說,陸雲說自己誦讀《常清靜經》,真的得了清靜,有時候坐混元座修行之時,隱約間能夠內觀了。
若不是兩人都是老江湖,已經有足夠的自制力的話,恐怕在後面都要笑掉大牙了。
《常清靜經》是每一個正式的道人都必須會誦讀的必修課,在道門大派內早就是爛大街的東西了。
混元座就更加不用說了,這是江湖之中,幾乎是每個有些名號的門派勢力都有的內功修行坐姿了,只不過是被他們拿來稍微改良了一下。
哄騙那些老油條的江湖中人,或許不行,可是哄騙這些‘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’的讀書人們,那卻是高階貨了。
若是這樣真的能夠讓人成仙了道,那豈不是天下間皆是仙人了?
還內觀?
那內觀,是他們藉著江湖上的先天高手們才有的特徵編纂出來的。
一個讀了幾天道經的小傢伙,就能成為先天高手?
這不是修行修魔怔了,還能是什麼?
還能真的是他們這些江湖騙子,教匯出來了一個真仙了!?
那才是貽笑大方了。
這也是為何幾人都放心放陸雲回去的緣故之一。
江湖門派與這些良家子們,可以說是兩個世界,幾乎是沒有多少交叉的的點,哪怕是有交叉的點,也不是這些十四五歲的少年能夠知道具體底細的。
“趁著他對三清觀深信不疑的時候讓其下山回鄉,正好也可以給我等勞山宣傳一下,到時我等便可做大做強,若是有人察覺不對來查,我等亦可將他推出來,當成三清觀的牌面,拖延一段時間,在此之前,我們都可以安然無憂的,金銀財寶,榮華富貴,還不是源源不斷的來。”玄明道人說著說著,臉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縷微笑。
他給眾人修行的道經,其實都是在嶗山之時學習而來的。
有沒有效果,他豈能不知?
哪怕是嶗山數百年的基業中,也未曾聽說過讀個《常清靜經》能讀出來個先天高手來的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