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點了點頭,沒有多說什麼,讓譚柔甲回到玉佩之中修養去了。
左右無什麼大事,陸雲便開始靜心默誦《太上感應篇》。
根據大道樹上的金光顯化的進度來看,《太上感應篇》的道果成熟,也也沒有多長的時間了。
《太上感應篇》內容主要是勸人遵守道德規範,時刻止惡修善自利利他。乃是道經經典的‘承負法則’的源頭之一。
全篇都是圍繞著‘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’十六字來展開的。
其實與因果說有些類似,不過《太上感應篇》的承負法則卻是講的‘前輩行善,今人得福;今人行惡,後輩受禍。’
算是因果說的一條支脈。
陸雲自從明白了《太上感應篇》的核心含義後,便立馬決定將《太上感應篇》提上了主修的位置上來。
時間推移,日上中天。
午時已到。
陸雲走出了房間,往日的這個時間點,院落內應該都起雜聲一片,眾人齊聚伙房了,而今日卻是安安靜靜的,只有後院中隱約傳來陣陣誦經之聲。
陸雲沒有理會,徑直朝著觀外走去。
來到了大青石旁,身體輕盈而起,在半空中便盤膝落下。
不久後,一陣風煙起,陸雲元神靈覺閃動。
目光看向一旁的雲霧之內,真元覆眼,隱約好似看到了一道身影站在不遠處,那清晰的紅色神符,倒是一覽無餘。
陸雲起身,作揖道:“可是山神到了?”
山神魁石遠遠的便朝著陸雲拱手,傳聲道:“道長勿怪,貴山門內有貴人駕臨,似有龍吟聲時不時傳來,小神只要接近,便會感覺神魂震動,似要散開,不能接近。”
說著話,還十分忌憚的朝著道觀的方向看了一眼。
看樣子,對於龍氣,他的承受能力還比不過譚柔甲呢。
後者好歹還能與齊王共處道觀之內,只是無法近身罷了。
而山神魁石可倒好,算算距離,從他所站的位置,距離道觀後院,最少也要有著一公里以上的距離了。
陸雲見狀便點點頭道:“無妨事,山神今日尋小道,可有要緊之事?”
山神魁石先是一禮,言稱為昨日之事道歉。
陸雲搖頭:“山神昨日已道了歉了,何以再次道歉?”
山神魁石神色複雜道,將自己的來歷說了出來。
他自誕生起,已經活了百二十年,對於三清道觀很是熟悉,當初道觀初建之時,他還曾來此偷過香火。
那還是大餘時期,是在黑雲匪出現之前的事情,當時天下亂象出現,民眾祈神者眾,三清觀還叫做‘勞山觀’,香火雖算不得旺盛,可總歸還算可以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