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,宣德十四年。
人傳勞山有仙開山立派,收徒傳法。
一時間聞者雲集,但能上山入觀面見仙顏者寥寥。
而有緣人能得山門,卻也需經砍柴擔水,不授真法。
有志不堅者費心苦力,磨得一手老繭,卻不得入門,終日苦思逃出山門。
不過卻亦有人熬得晴天陰雲散,夜過朝陽時。
有書生名陸雲者,入門之初,渾渾噩噩,而後幡然悔悟,歷經砍柴擔水,早晚功課不停,勤勉如一,終得山門仙人看重,入得門牆之內,傳真法,授道學,得入仙路,被傳頌一時!
……
“修行之道,貴在堅持,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,修行亦是此理,多修多思,日積月累之下,才會有所得、有所悟,有所獲。”
太極臺上,身著黃衣道袍,頗具仙風道骨的中年道人目光溫和且淡雅的掃視著眾弟子。
大殿之內,一眾身穿藍衣道袍的弟子皆是低頭稱‘是’。
雖然都是入門不久,少年意氣的年齡段,可是在近日來聲名鵲起,有著‘勞山真仙’之稱的玄明真人座下,他們也都不敢放肆。
玄明真人微微點頭,好似十分欣慰,目光最後在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道人身上停了下來。
少年唇紅齒白,氣質柔和,靜坐於首位,身姿端正,宛若古松般屹立不倒。柔順黑髮以一根簡單的木簪束於腦後,一縷青絲自簪間垂落,隨呼吸輕輕擺動,增添了幾分生動與不羈。
哪怕是玄明真人識人千面,也不由得暗歎一聲‘好皮囊’。
語氣和順:“陸雲,你正式入門已有三月,這段時日可有收穫?”
陸雲稽首道:“老師。弟子愚昧,雖略有所得,可卻寥寥。”
玄明真人好似來了興趣,問道:“有所收穫,比之毫無收穫總歸要好,且說來聽聽。”
“弟子今日修行,有所感悟,感覺已到了老師所說的冥冥渺渺之間,似睡非睡之時,知自身,收雜念的地步……只不過,有時候好似照見了自身體內的經絡丹田,感覺有一股氣正在運轉,卻是不知這是不是法力?又或者是到了內觀之境?”
陸雲目光炯炯的看著玄明真人。
後者沉默了半晌後,微微頷首:“進步不錯。”
隨即對著門下弟子道:“爾等日後,也要多向陸雲學習,勤勉修行,早日得入正道。”
又對著陸雲點頭:“坐下吧。”並沒有給予陸雲明確回答。
陸雲沒有坐下,而是微微低頭道:“老師,弟子已入門三月,也已經入內觀之境,不知是否可以真正入門了?”
玄明真人捋了捋鬍子,心中卻是不由得道,內觀之境?
你若是說略有所得便是到了內觀之境,那天下間的英傑怕是全部都要羞愧的想要自殺了!
不過面上卻是微微點頭:“嗯,確實該給你個道號了。本座門下字輩順應祖脈嶗山,此輩嶗山字號為至,你之道號日後便是至雲道人。”
“謝老師賜號。”
陸雲表情有些激動,他雖不是第一個被玄明真人收為正式弟子的,可現在卻是三清觀眾弟子中第一個得到‘至’字的二代弟子。
從身旁其他幾名弟子羨慕嫉妒的目光中,就可知得了字輩的含義了。
這已經可以說是玄明真人的開山大弟子了,是真正的親傳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