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冬紅,三年前那起挖心案的嫌疑人,因證據不全被判無罪。這起新案件的手法和三年前如出一轍。
很快,李局帶著專案組成員趕到現場。
“這絕不是巧合。”李局聽完彙報後,臉色凝重,“這無疑是在挑戰法律底線,也是對我們警方的挑釁。務必查清三年前的案子是否還有漏網之魚。”
法醫沈默蹲在屍體旁邊,仔細檢查著傷口:“刀口很整齊,說明兇手有一定的醫學知識。而且…”
他站起身,指著講臺上的血字:“這些字跡筆畫工整,沒有任何慌亂的痕跡。兇手很冷靜,甚至可以說是在享受整個過程。”
“根據現場的種種跡象,我初步判斷,兇手年齡應該在18到30之間,左撇子,而且對學校環境非常熟悉。很可能是黎亮身邊的人,或者是本校學生。”
韓西元拿著手電筒照著地面:“這裡有拖痕,看來黎亮是被人強行帶到這裡的。但為什麼偏偏是這間教室?”
沈默眯起眼睛:“最關鍵的是,我們得弄清楚,黎亮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在這裡。這恐怕才是解開這個案子的關鍵。”
專案組連夜調取了學校所有監控。令人意外的是,案發時段的監控錄影全部被破壞,只留下一片雪花。
“這不可能是臨時起意的犯罪。”韓西元看著電腦螢幕,“兇手顯然是有備而來。”
法醫報告很快出爐:死亡時間在晚上九點到十點之間,死因是失血過多,心臟是在死後被取出。和三年前的案件一模一樣。
“調查黎亮最近的社會關係。”韓西元吩咐道,“特別是和醫學界有關的人員。”
“頭兒,發現一個可疑的地方。”小錢快步走來,“黎亮的手機雖然關機了,但我們查到他最後一條簡訊。是一個陌生號碼發來的,內容是:'想知道真相嗎?今晚九點,四樓化學實驗室見。'”
韓西元眼前一亮:“查這個號碼!”
“已經查過了,是一張臨時卡,而且只使用過這一次。”
就在這時,鑑證科的報告送來了:在現場發現了一根長髮,經DNA對比,和三年前案件現場留下的毛髮高度吻合。
“這不可能!”韓西元猛地站起來,“孫冬紅已經伏法了,難道…”
他的話還沒說完,辦公室的電話突然響起。
是看守所打來的:孫冬紅昨晚上吊自殺了,在床單上用血寫著同樣的話:“這就是背叛的代價。”
案情頓時陷入了迷霧。一個已經伏法的兇手,一個自殺的嫌疑人,兩起完全相同的命案,到底是模仿作案,還是另有隱情?
走廊監控壞了兩個月,一直沒人更換。這個疏忽最終釀成大禍。
沈默站在走廊盡頭,目光落在牆上那個失去作用的攝像頭上。昏暗的燈光下,鏡頭表面落了一層薄灰,彷彿蒙上了一層陰霾。十月的夜晚帶著幾分涼意,空曠的走廊裡迴盪著警員們的腳步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