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整體的格局上來看的話,對於進攻方來說,只要是能夠控制A大防守方,勢必是會有一個很大的危機感。
因為一旦這個時候A大被控制,如果對方在從小到的位置進行一個夾擊的話,他們A包點的人是很難去繼續踩住的。我就會想著是否要從CT或者說是去反清中路的位置,進而去減少自己在A點的壓力,亦或者說是能夠重新的控圖。
“漂亮!”
“我們趕緊去轉移到中路的位置,先突破中路,然後直接選擇去夾擊B點,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有任何的猶豫,此時從防守端去撬開了一個突破口,我們就不應該再有任何的遲疑,這個時候必須全力以赴的爭取拿到最大化的優勢。”
正當SQ這邊其餘幾人還在去A門的位置,想著如何去最小風險的給對面創造壓力的時候,中路就傳來了自己這邊鳥狙擊,殺掉對方一個過點的人的資訊。
這樣的一個變數,其實是對於這個回合有著一個非常大的影響的。因為Na這邊的話,中路直接在原點被對位擊殺,意味著他們現在防守上毫無疑問已經是被撕開到了一道裂縫。這個時候,必須要去考慮到對方是否會趁機在原本就有動靜的A大去進行提速,亦或者說是突破中路。
所以對於防守方來說,現在是必須已經做出選擇的時候了,他們是沒有辦法在這種已經被打出人數差距的情況下兼顧A點和中路,那麼這個時候只能是選擇去考慮到原本就已經要被提速的A大,是否會選擇進一步的突破。
畢竟此時從戰場的格局來看的話,對面在中路和A打顯然是都有人的,而且A大是有著非常多的人,那麼這個時候明顯可以看出來,進攻方站位上去選擇打一個A點的雙側夾擊的可能性是更大的。
“我。我們這個時候直接放腳步,因為看起來的話,對面應該是沒有去。想到我們會從中路進行一個快速的突破。這樣的話,我們去給到cT隔斷煙之後,應該是能夠輕而易舉的拿下B點的掌控權。
那麼一旦安放了C4之後,我們這邊就進行一個對於點外的滲透,因為如果說都去卡在包點的位置的話,其實是會給到CT去逐個擊破的機會。
這個時候,我們其實對於中路以及整個的B點是馬上就會有一個非常強的掌控性。那麼利用這一點,我們必須去做到對於地圖上的極致的掌控,以及給到對面在回防的時候最大的壓力。否則的話,如果我們不將這些優和優勢全部都利用起來,那麼還是容易在被殘局階段最終找到機會。”
正所謂已經是有了充分的經驗教訓,所以在這個時候,SQ的思路和意識已經是完全拉滿的狀態,他們並沒有再想著去在獲得優勢之後完全的保守,因為其實很多時候,一味的保守就相當於是去將自己手上的優勢放任不管,而給到對面機會。
那麼至少這個回合的話,SQ拿到優勢的情況下,想的並不是怎麼樣去穩健,而是去繼續擴大自己的優勢,從而讓na沒有太多的操作空間和機會。
“我們可以看到SQ在這個回合取得了人數上的優勢之後,先是騙到了na這邊他們進攻提速的位置,然後他們在成功的突破了中路之後安放了c4不斷的對點外去做一個滲透,其實從現在場上的局勢以及我們之前總結的來看的話,SQ這樣的選擇應該說是非常正確的。
因為這樣的一個戰術上的安排是會給到防守的na非常大的回防的壓力。首先他們必須要去排很多的點位,其次。在外圍他們就會受到SQ的阻力,這樣的話,從時間上來看,他們也是會十分的緊張。”
“沒錯,暫停回來之後,SQ這邊做出的調整效果是立竿見影的,而且他們對於後續的戰術上的佈置明顯也是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。其實我們之前也聊過,在面對na的時候,你首先需要做到從始至終都保持一個高紀律性,而且需要給這支隊伍再來一些意外的安排,因為你面對na的時候,如果是沒有太大的變化,那麼你跟他單純去比一個紀律性的話,其實是很容易吃虧的。”
在SQ調整了自己的戰術之後,Na這邊毫無疑問的確是有著一個明顯比之前大出不少的壓力。那麼在從小到去回防的過程當中,載物就沒有想到對面會在第一層的位置進行一個高低雙降,那麼即便說他的反應已經十分快了,但還是第一時間直接被打掉。
缺少了載物這個火力點以及回防的槍線之後,Na在這個回合顯然就已經是有了一個更大的壓力,雖然說na在槍械和道具上都是有著不小的優勢,但是面對這種情況,他們其實想要去應對也是十分的困難。
即便說李沫再從b門的位置和沈妙雪兩個人配合的情況下,他們兩個人是瞬間撕碎了對方在B包點的防守,直接擊殺了對方的兩人,但最終還是沒有能夠成功的將對方最後一波的道具配合著大拉頂住。而且最後他們其實也已經沒有時間去拆包,從外圍逐步突破的過程當中,時間上他們是被消耗了非常多的。
但是說實話,這個回合SQ能贏下來,雖然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調整非常的有效。但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是,運氣成份也佔比不小,畢竟中路na是給到了一定的機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