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,這裡是最合適,最安全的落腳地點。從王順風,鄧師傅和他小侄子等眾人的接觸中,也感到了北塘村的人們敦厚,正直有文化。他也暗下決心一定把護船隊辦好,不能辜負了北塘村民的心意。
在北塘村公所裡,那些船廠的老闆,與紳土們一見到英姿颯爽的李君安,眼晴一亮,都十分熱情。
眾人邊吃飯,邊商議建護船隊的詳細事宜。
一個小時後,護船隊的規則章程,組織結構都己擬定。
村公所宣佈:
護船隊正式成立,由村公所和船廠主鄧師傅,共同出資出場地。財物,隊員和隊長的薪水由村公所管理,後勤事務由鄧師傅負責。
隊員的訓練和實際工作由隊長管理。
護船隊的隊部,訓練場地選在鄧師傅的船廠裡,則近日在全村貼出招聘隊員的告示。
兩天後,在鄧師傅船廠裡的大空地上,紅黃兩色的護船隊旗,高高飄場,護船隊正式成立了。
船廠的大門上貼著的“選拔隊員處”的告示。
村裡,有些武術功底的男女青年紛紛來船廠報名。
李君安很是高興,可有幾個女青年也要參加訓練,加入護船隊讓他犯了難。
鄧師傅為他解了圍,立即在告示上更改註明:只招收男青年。
幾位報到的女青年認為告示不能隨便更改,不同意退出,只能暫時接受訓練,以觀後效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,經過李君安的精心訓練,護船隊員己合格上崗。
北塘護船隊在十幾天內出色地,完成了幾批次的護船任務,無一差錯,這樣的成績得到船主的好評:
隊員們不光武功很好,也是不穿警服的專業警察,能警覺地發現竊賊小偷,抓捕驅離,發現土匪們的動向能快速躲避。
北塘村的護船隊變成了水上業餘警隊。
鄧師傅的侄子鄧中民,聰明伶俐成了李君安的好徒弟,用心聽講師傅有關偵察,警戒,竊賊和小偷活動規律和習性的知識。
幾個月後的一天上午,鄧中民從師傅李君安閒聊,聽到了歐洲的德國人訓練軍犬的事情。
他從中得到了啟發,從村裡找來了幾條大黃狗放在船廠,好好餵養。
李君安見到大黃狗,就知道其原因,問起鄧中民:
“徒弟,你是想把這大黃狗訓練成軍犬,幫咱抓劫賊,小偷咬流氓地痞,這土狗行嗎,能比得上狼狗警犬?”
鄧中民笑了:
“師傅,據老人們說,這大黃狗是古代二朗神的神犬後代,可聰明瞭,這狗能從人的眼神上和動作分好壞人,我訓練了十幾天了,要不咱試試。
李君安也十分驚奇,從訓練場上找來了兩個隊員,一同和鄧中民作試驗。
鄧中民放在桌子上的兩塊大洋,示意讓大黃狗看守。
呆會兒,隊員們要伸手去拿,大黃狗就狂叫起來,另一個隊員還差點被大黃狗撲上,咬上一口。
李君安高興地拍了拍鄧中民的肩膀,祝賀他的成功,答應把大黃狗放到押送商船上試驗。
傍晚,大黃狗放到船艙外,夜深人靜時看守貨物。
在深夜人的最睏乏時,讓幾個人假裝劫賊小偷,還沒下手,就認大黃狗可以發現,叫驚醒護船隊員,並咬跑他們。
終於,大黃狗到船上守護貨物的實驗成功了,李君安和鄧中民又有訓練好的八隻大黃狗,分別配給了護船小隊。
以後,護船隊在薊運河,潮白新河,這兩大水系的名聲大振,北塘村公所和船主鄧師傅對這李君安刮目相看,都贊嘗他聰明能幹,是了不起的良將之材。
鄧師傅的侄子鄧中民,把李君安看成了祟拜的偶象,在自己的一家人和親戚面前,那可沒少誇講自己的師傅。
李君安的十幾位徒弟,個個敬重這個師傅,從他裡學到了從任何武術高手那裡,學不到的各種知識,一些進步思想,一生中都受益非淺。
在抗日戰爭中,這些原護船隊員,有的成了優秀的戰土,加入了八路軍和抗日隊伍屢立戰功,瞭解李君安在北塘村潛伏這段經歷的戰友們,都認為這是個奇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