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君安,周大偉由鄧小云帶領去了東橋村,到現場偵察的地形,研究怎樣實施炸燬日本人碼頭,軍火庫的計劃。
鄧小云心裡也猜到師傅和周大哥的到東橋村,就是與日本人港口碼頭有關。
她還想不到,師傅李君安研究日本人的碼頭到底要幹什麼?
李君安叮囑鄧小云去到打穀場上和村民的聊天,就地等候,與周大偉出了村莊,向通向日本軍用碼頭,倉庫的那條土路走去。
二十分鐘後,李君安與周大偉走了五里多路,發現土路兩邊的樹林消失了,只剩下半人高的雜草,望見了日本人港口碼頭裡,高高的鐵絲網圍攔,十幾米高架的崗樓。
高樓上,晃動著背槍的日本兵,那鐵絲圍攔周圍是一片空曠的鹽鹼地,寸草不生。
兩位戰友都意識到不能在往前走了,鐵絲網前的一里內開闊鹽鹼地,與這條道路己經完全處於日本兵崗哨的三八大蓋步槍射程內。
李君安與周大偉蹲在多半人高的草叢裡,看到港區的入口處,緊閉著兩扇鐵柵欄大門。
兩個持著三八大蓋步槍的日本兵站著崗。
鐵絲網的圍牆內,座落著一排排沒有後窗的高大倉庫,一隊揹著槍的日本兵巡邏而過。
草叢中,周大偉拿出望遠鏡,清楚看到第一排倉庫的牆上有禁止煙火的字型。
李君安也接過望遠鏡也看了看:
“大偉,這日本字裡有夾雜著中國字,只不過字同音不同,這個寫有禁止煙火,並沒有窗子的倉庫裡,是彈藥庫吧?”
周大偉提出了建議:
“椐我的經驗這就是彈藥庫,咱們晚上,可以剪斷鐵絲網,進入這些倉庫進行爆破怎麼樣,那給有一把剪斷鐵絲網的鋼鉗子,這塘沽有賣的嗎?”
李君安點了點頭,又告訴他:
“有一個洋貨市場,在塘沽火車站不遠的地方,那裡就賣工具,都是從遠洋船上海員捎來的外國貨挺不錯”
“好吧,這個鉗子我去買,我的小炸藥包,四顆日本手雷都準備好了,晚上我住在你的屋裡,咱們凌晨開始行動”
“好的,咱們回去準備”
兩個人快步走出草叢,順著土路回到了東橋村。
打穀場上的村會也開完了,鄧小云坐在石碾子和一個年輕女人閒聊,見到李君安,大偉回來了,迎了上去,小聲問著:
“找到地方了”
李君安點了點頭:
“咱們回去了“
他們三個人回到了北塘村,李君安向鄧小云叮囑:
“回到了隊部,要是有人問我們幹什麼去了,就說我和你邀請周大哥去村外遊玩,看風景去了,一切要保密”
鄧小云忽閃著黑大的眼晴:
“嗯,師傅我知道了,跟誰也不會說的,你放心吧,
周大偉在一旁向李君安,誇起小云:
“你看看,你這徒弟比親妹妹還好,什麼事都聽你的,太福氣了”
李君安不好意思了:
“你算誇對了,我來到村裡快一年多了,小云又照顧我的吃喝,又關心我的生活,我們倆人己拜為兄妹。她聰明又靈俐,學武功射擊,能雙手打槍。你別看她溫柔漂亮的樣子,要和男徒弟們比格鬥,也不在上下,以後也是一個女中豪傑”
鄧小云被他們倆人誇得臉都紅了。
李君安,鄧小云回到了北塘村子的護船隊部,周大偉到洋貨市場去購買夜間行動的器材。
護船的隊員見到隊長和鄧小云出去了,才回來也是稀奇。
鄧家隊員圍住小云:
“你和隊長出村了”
“這是頭一回啊”
她平靜的回應:
“是啊,師傅帶著周大哥去遊玩,讓我帶路”
機靈鬼兒鄧中民可不相信小云的說辭,今天是近一年來,師傅第一次帶著鄧小云同行。
他知道師傅很耿直正派,從不帶著一個女徒弟或年青姑娘去閒逛,這次同行的還有周大哥,懷疑有什麼重大行動?
果然,到了下午五點左右,鄧中民又看見周大哥拿著一個大布包,回到了師傅的房間。
風塵撲撲的周大偉拉開房門,進了屋內,滿面笑容見到了李君安:
“我在洋貨市場買到了絞斷鐵絲網的鋼鉗子,還是日本製造的,這回到好,日本造的鉗子剪開了小日本的鐵絲網,這老話叫以夷治夷。還有買了兩個德國造的自發電手電筒,我帶的長導火索的小炸藥包,點燃後,有足夠的時間撤離,躲開彈藥庫爆炸的範圍,還有四顆日式小手雷,一人兩個。”
李君安也把準備好的兩支小衝鋒槍,從槍櫃拿了出來,給了周大偉,並有兩個彈匣一百發子彈。
他們兩人收拾好後,李君安推門出屋,來到隊部直班室,正遇上鄧中民:
“中民,我留朋友在這吃飯,你到街上的小飯鋪,定上兩大碗米飯和熬帶魚,有蒸好的大海螃蟹買四個,給你買飯菜和送飯的錢。
李君安把一塊大洋遞給鄧中雲。
大徒弟把手一擺:
“師傅,您別給我錢,人家飯鋪一聽給你買飯菜都不要錢,沒準還多給你多弄兩個菜,我這有零錢”
鄧中民剛走一會兒。
小仙女鄧小云來到了李君安門前,敲了敲門,進了屋裡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