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門迷案

第63章 留守的日子

胡明一在新開河邊鹽坨橋的土路上和張隊長,劉源完成了解救省委陳書記的行動,回到了第一警署心裡即沉悶,又抱有一絲希望。

他已經是特科一科的隊員,張隊長和劉源護送市委陳書記回了南方,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和兩位戰友再見面,和津城地下黨失去了聯絡已很長時間,如今又下他剩孤身一人。

希望的是張隊長又派來了新的聯絡人朱玉珍同志,他十分盼月底三十日晚上,在南市的昇平戲院接上頭。

南市昇平戲院在光緒三十年就已建成,又經過幾次投資建設,己成了一個大戲院。

每天晚上,昇平戲院裡人滿為患,不少愛好評劇的居民都願去看戲,成了華北地區的著名劇場。

昇平戲院上演的最受歡迎的戲目是評戲:古裝戲是花為媒,秦香蓮,現實新劇,楊三姐告狀等。

胡明一和朱玉珍接頭還有半個月的時間,太難熬了,渡日如月。從那一刻起,己將自己封在了租界的警署裡。

他從上班到下班,除非有重大警情和工作,一律不出警署的大門,成了一位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守繡樓的古代大姑娘。

市面的訊息都是從每日的津城各大報紙,和重案組的趙學銘,個別組員,上司安東尼克處長等那裡獲得。

他不解的是,那天和張隊長,劉源又在新開河一帶伏擊了國民黨特務們的囚車,打死了五個押送人員,救走了被捕的地下中共省委一名書記。

可在津城報紙上,沒有任何與此事件有關的報導,無孔不入的私人報紙,那些媒體記者們竟一無所知?

這天中午,胡明一平靜地坐在警署的重案辦公室裡,聚精養神,門房警衛又給他送來了一封電報,拆開一看不驚喜上眉梢。

這是自已未婚妻金曼玉從大洋彼岸發來了電報,內容大概是:

她以乘坐英國萬噸遠洋郵輪,跨洋過海,安全到達英國,住在名叫安什頓的旅店裡,一天後,那個英國的著名無線電研究所派汽車接她到單位去,所寫一封詳細情況的信件己從英國發出,一月後到達津城。

電報的電文雖然簡明很短,可讓胡明一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,擔心和焦急一掃而空。

胡明一高興的走出了警署,按著未婚妻金曼玉所發來電報的地址,到北站的郵電局拍了一份祝福平安的回報,他這才感覺與前些日子的心情大不一樣,愉快輕鬆了許多。

前些日子,失去了親密的戰友和地下黨組織的聯絡,他也是像一個孤舟在風浪裡漂盪。

而二十多歲的未婚妻金曼玉,身邊沒有親人,在一往無際的大海上漂泊了一個月,如果她的身體或精神上患了疾病,和有了創傷,可將是他一輩子的心痛。

傍晚,胡明一來到小白樓,推開了金曼玉家的房門,未來的丈母孃金太太也是喜笑顏開,把接到的女兒電報,遞給他看,來電內容基本相同。

“小胡啊,你為曼玉的事都惦念的瘦多了”

其實,金太太關心,只說出胡明一吃不好睡不好,又憂慮又痛苦的一個原因。

可她哪知道在這些日子裡,這位未來的姑爺經歷與親密戰友們永別和地下黨組織被破壞的痛苦,又孤身獨膽與敵人進行了一連串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。

那每一個戰友的犧牲,像刀割他的心腑似疼痛,他行動組的兩個部下,李敖,鄭凱歌這麼生龍火虎的年青人,在他眼前沒有幾十分鐘就離開了人間。

還有,讓他心裡最難己接受的是,上級王老闆用自己的生命換回了他的新生,這樣崇高的壯舉有誰不為之功容,一生懷念悲痛。

王老闆最後那幾句話,讓他永遠銘刻在腦海裡: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