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現在,胡明一和趙學銘別說在城裡買房娶媳婦,連在老家滄縣的建婚房,辦喜事的費用還沒湊夠,他們只能是光掍一條了。
此刻,李香玉大哥微笑的聽著趙學銘的講述,深有感觸:
“兩位警官,我和我二弟從小在富裕的家庭里長大,也見到普通百姓疾苦,可不太瞭解你們這些警員的生活,也是這樣清貧”
二哥也接過話茬:
“胡兄,趙兄,不就是蓋房娶媳婦嗎,用多少花費我們都包了,兄弟一場,連這一輩子的大事都不幫忙,那還叫好朋友嗎?
胡明一代表趙學銘推辭說:
“大哥,二哥別聽他的,學銘兄是愛開玩笑,我和他平常就愛逗。真到我們談好城裡或鄉下的女朋友,結婚有了困難一定會求助你們,現在還沒個影子,不能讓你們為我們操心”
趙學銘又接著逗笑胡明一:
“你有福氣,沒準哪天,你又救了國民政府財政部官員的大小姐。以後你要是成了富貴家族的上門女婿,那大哥,二哥有大事用錢,還給向你借呢?”
這話逗得胡明一,李香玉的大哥,二哥一同大笑了起來。
他們四個人痛飲歡聚,談笑風聲,一見如故。
時間已近晚上九點鐘,離意租界第一警署晚十點,緊閉大門的規定只剩幾十分鐘,胡明一,趙學銘不得不向的這哥倆告別,宴會結束了。
離行時,李香玉的大哥,二哥把他們在南京和上海的家庭地址,和印有各自工作單位,電話號碼的名片,留給了胡明一和趙學銘。
哥弟倆人千叮嚀,萬囑咐他們:兩人在生活上有什麼困難一定告之,並歡迎到南京,上海做客或工作。
次日早晨,李香玉的哥弟兩人來到第一警署重案組,與胡明一和趙學銘見了面,並告訴了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:
他們哥倆到那家英國滙豐銀行,以其特殊身份為擔保,簽下了繼承檔案,並開啟了老妹子李香玉的私人保險箱,取出了箱中的全部財物。
滙豐銀行的一位主管並用長途電話,請示在上海的總行,準備辦理李香玉存款及銀票,向其家屬進行繼承轉帳事宜。
這哥倆講敘後,又在妹妹李香玉命案終結,及一切完成事項的檔案簽了字。
從此,發生在義大利租界的但丁路203,那幢小洋樓院裡發生的一系列案件全部結案了。
富商黎元明和他的二姨太太李香玉分別長眠於津城的墓地。
罪犯趙友軍被義大利憲兵槍決於荒郊野外,他的媳婦張秀玲買了一副棺材,收斂了丈夫的屍體,葬回於老家的墳地。
而女傭人王玉琴的命案仍懸於天津地方警方手中:
是青幫主趙大公子,或罪犯趙友軍害怕這位女人說出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,而暗地指使手下殺人滅口,還是誤殺己成迷案?。
如果在天有靈,那個冤魂好似飄浮在趙公館之上,久久不忍離去。
幾天後,胡明一隻能將女傭人王玉琴被趙友軍綁架,又遭青幫混混誤殺的訊息,告訴了她的父母和大哥,一家人也得知趙友軍己被執行槍斃,心中才有一些安慰。
趙學銘也親自到了天津警察局,開出了兩張有關富商黎元明的死亡證明,一張二姨太太李香玉的大哥,二哥收存,用於他們在滙豐銀行的財產繼承之用。
另一張讓胡明一交於黎元明的大太太,以便用於繼承其丈夫的別墅小洋樓及其它財產。
在李香玉的哥倆離開警署重案組時,又告訴趙學銘,胡明一,他們早晨買了回南京的火車票,此列客車於下午六點鐘始出。
胡明一,趙學銘表示一定要到火車站為他們送行。
下午五點多鐘,胡明一,趙學銘換了便衣,從第一警署出來,繞了幾條道才到了津城的火車東站,為李香玉的大哥,二哥送行。
在站臺上他們四人停住了腳步,李香玉的哥倆,神色十分沉重。
胡明一安慰他們:
“大哥,二哥,你們放心吧,只要我和學銘在這津城工作。每到清明,我們一定抽時間到閩粵公墓給你們的妹妹掃墓,她不會孤單,你們放心地回去吧”
這哥倆的眼晴溼潤了,緊握著胡明一,趙學銘的雙手,不願鬆開,互相說了許多知心話。
當列車的長笛鳴響了,李香玉的大哥,二哥才上了車,又從車窗探出頭來,向站臺上的胡明一,趙學銘揮手告別。
就在客車開動了的瞬間,那位大哥把一個黑色的手包,拋給了站臺上的胡明一和趙學銘,等他們接住後,才關上了車窗繼續揮著手。
胡明一,趙學銘望著遠去的車影,迷惑的開啟了皮手包,裡面竟裝著兩張銀票和一封信。
信中寫道,胡明一,趙學銘兄弟親啟:
“兩位好兄弟,好朋友,此次之行,我們不能用什麼語言來感謝你們,和你們正直善良。這兩張銀票是我們來天津準備再打點之用,是最後一筆錢,不再帶回去,送給你們以表達感謝之情,也是解決你們婚姻大事的燃眉之急,是朋友之間的幫助。以後,還會給你們一定的資助,我們代表家人,與老妹子的在天之靈感謝你們”
落款是大哥和二哥的簽名,日期。
胡明一,趙學銘從那封信籤的日期看出,這是哥兄倆人早就準備好的信件和兩張五百大洋的銀票,可能怕他們兩人拒收,才在這個關鍵時刻從列車窗中送出。
這五百元大洋,這相當於胡明一,趙學銘近十幾年的薪水。
那時,民國三十年的天津,物價就低於上海。能用二,三百元,在城區不錯的地方買一個不小的四合院。
一百元內足夠用於置買傢俱和送彩禮,辦婚慶等等一切費用,就這樣,還剩一百多元作為家用的積蓄。
趙學銘在警員們中是個出了名的小算盤,看見這銀票太高興了,腦子轉的飛快,一會兒算清了這五百大洋的厚禮。
他也感概地說道:
“胡兄,這哥倆是有心的好朋友,說到做道,不像那些官場上油滑的官員,人走茶涼的主”
兩人分別收好了銀票,信件,這說是意外,其實也是必然到來的報達,這讓趙學銘更佩服胡明一正直和真誠的品德,要忠心耿耿的跟定了這位好上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