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三問道:“您這是三十六計啊?大哥,您是諸葛在世。”
我說道:“我是傻帽重生,別給我帶高帽,聽話。”說完這句話,我衝著後面崔老怪直接跪下,口中大喊:“棒槌!”
小三在旁邊答應:“誒”。
我口中唸叨詩句,其實也是崔老懞先前給我們講的,這等於現學現用了:“都說野參是個寶,放山需要命來找。堆堆白骨拋山間,活人不如一根草。”唸叨著順口溜,我把遺留的紅繩拴在了白銅菸袋上。
然後接著說道:“索撥羅棍能鎖寶,棒槌見了動不了,無事不敲文王鼓,有事才動武王鞭,幾匹葉?”
小三這下蒙了,怎麼呢?這句我沒教他,我生怕他說錯了,因為人參分三花、巴掌、三甲、燈臺,只有四匹往上才是數字,四匹葉、五匹葉的,我生怕他說錯破了我的計劃,趕緊伸出了五個手指衝他搖晃。
小三登時會意,喊道:“五匹葉。”
我喊道:“鎖寶挖棒槌,栓寶跑不了。”
這句喊完,再看那離著我只有不到五米距離的崔老怪,硬生生的僵在了原地,再無法動彈,他伸出的拳頭也懸浮在了空中。
小三問道:“哥,這是怎麼回事?”
我說道:“他不變成人參怪了麼?咱就用放山人本門的功夫對付他,這就叫原湯化原食。”
陸小三說道:“那您這定身法永久有效麼?咱們走吧?”
我說道:“走個屁,你從背囊裡拿紅繩子,給他捆上,不捆上咱一走他就追來了。”
陸小三從背囊裡掏出了一把紅繩,那些其實是我為了防止珍寶互相磕碰,提前裝起來做緩衝物的,現下也能派上用場。
我倆費了好大的勁,把這僵硬不動的崔老怪捆上手腳,之後我還在牆壁上用蘇聯鍬象徵性的砍了記號,按放山人的規矩如法炮製,之後我衝著崔老懞說道:“前輩,您就在這歇著吧,直到油盡燈枯,您挖了半輩子棒槌,最後您自己也成了棒槌,唉,您也是個重情義的人,不然也不會為了你師傅誤入歧途,就此別過了,小三走吧,這檔子事算是了了,回人形地宮,咱們拿鏡子救人。”
我倆看了看被紅繩捆的崔老怪,衝他拱了拱手,轉頭進了鬼子倉庫,再不回頭,徑直奔出口走去。
出了四方山,回去的路上陸小三問了我很多問題,包括放山的規矩什麼的,我一一解答,其實很多事情我也是聽崔老懞說的,回憶起這一路走來,從野豬墳遇人熊婆婆,直到現在,回憶湧上心頭,我也不是個滋味。
我講述了聽來的放山人傳說,放山人要拜山神,不是二呆所言我們在大西南遇到的那種信仰,那是獵神張五郎,他們主要拜老把頭,還有單出雙歸的規矩,放山,無論在以前還是現在,都是有高度危險性的活動。
放山人一般是搭幫上山,搭幫人數一定是單數。如果成功抬到棒槌回來,人數就變成了雙數,因為野山參也算作一個人,這叫單數上山雙數回,要是挖到了倆棒槌怎麼辦?要不就多挖一個再折返,要不就抬一個棒槌直接作罷,各個隊伍也不太一樣。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