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劉江離去的背影,季陽若有所思。這個“法師”確實有兩把刷子,不然也不可能在短短兩年內就攪得活力源天翻地覆。只是不知道,這次他又想玩什麼把戲。
諸明遠拍了拍季陽的肩膀:“走吧,上去看看吳總。這種人不用理他,早晚會有報應的。”
返回住處的途中,季陽望著車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色,陷入沉思。
陸萌的故事對他來說啟發不大。作為運動員的陸萌確實令人敬佩,身為一個商人,他的成功更多要歸功於吳永華的提攜。
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裡,吳永華才是真正的英雄。他一手打造了“活力源”和“陸萌”兩個品牌,在外資圍剿下為民族品牌殺出一條血路。
沒有吳永華,就不會有活力源。這是不爭的事實。
當年的活力源,面對的可是金星汽水這樣的跨國巨頭。在那個國產品牌節節敗退的年代,吳永華硬是憑藉一己之力,讓活力源在龍國飲料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。
但活力源到底該屬於誰?這個問題始終縈繞在季陽心頭。
他覺得吳永華在這點上太過執著,他本該像孟剛遠那樣,適時急流勇退,開創屬於自己的征途。否則也不會淪落到中風後還要被人抬到廠區去安撫員工和經銷商,像塊抹布一樣被人利用完就扔回醫院。
諸明遠帶他來這裡的用意,季陽已經明白了。
之前他和諸明遠談過自己的計劃,一個連諸明遠都說“宏偉”的計劃。但諸明遠沒有直接評價,而是讓他來長長見識。
凝視著外面五彩斑斕的燈光,季陽不禁苦笑。看來計劃確實需要修改,自己之前想得太過理想化了。
“劉江這個人,你怎麼看?”諸明遠揉了揉眉心,聲音裡帶著幾分疲憊,“當地政府想讓我收購劉江的股份。”
季陽沉吟片刻:“在劉江手裡,活力源已經註定要完蛋了。積重難返的活力源,已經沒有收購的價值。而且,劉江是絕對控股,其他人繞開他談收購,看來這塊風水不適合經商。”
諸明遠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:“晚上寫個分析報告。”
季陽點頭應下,他也想印證自己的判斷。
“爸,吳總的悲劇能避免嗎?”季陽猶豫著問道。這樣的人傑躺在醫院等死,實在令人唏噓。
諸明遠搖頭,眼神變得深邃:“這是死局,你別打他的算盤了。你駕馭不了他,吳總不是甘於人下的性子。”
他頓了頓,語氣變得嚴肅:“記住,在這個國家,私企只能保持配合而非對抗、輔助而非取代、服從而非逾越的姿態,才能長久發展。要明白自己的邊界,不要越位。”
季陽深吸一口氣,重重點頭。車廂裡陷入沉默,只有空調的輕微聲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