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陽在玩電路板。”諸明遠起身往裡屋瞥了一眼,又悠閒地坐回藤椅上,“年輕人有興趣總是好事。”
諸明毅搖晃著手中的茶杯,眼中閃過一絲讚許:“這才是小夥子應該琢磨的東西。現在的年輕人,整天捧著手機打遊戲,哪像我們那會兒......”
這話讓諸海棠忍不住翻了個白眼。她爸是蓉電大計算機系畢業的高材生,在華城電器廠當過技術員,對這些電子產品格外熱衷。當年她找了個學日語的文科生當老公,可把她爸氣得好幾天沒說話。
“阿野不也不喜歡這些嗎?”諸明華笑著打圓場,目光中帶著幾分追憶,“記得他小時候,連收音機都不願意碰。”
四兄弟相視一笑,眼中都帶著幾分懷念之色。那些往事彷彿就在昨天,卻又恍如隔世。
“伯伯們笑什麼呢?”坐在一旁的諸葛雨好奇地問道,她託著下巴,眼睛亮晶晶的。
諸明華放下茶杯,眼中閃過一絲追憶:“你們可能不知道,咱們家能發家,其實都是從電路板開始的。”
“不是賣鵪鶉蛋發家的嗎?”諸海棠一臉疑惑,她記得小時候家裡到處都是鵪鶉籠子的情景。
“那是後來的事了。”諸明遠接過話頭,聲音中帶著幾分感慨,“最早是79年春節......”
他的思緒回到了那個遙遠的年代:“那年阿野才4歲,海棠還要小些。家裡條件不好,大年二十九那天,小傢伙嚷嚷著想吃葷。你三伯母拿了兩塊錢,叫我上街買了一隻肥鵝。”
“結果下午一看,鵝不見了。那會兒我還在讀書,家裡就靠你三伯母在幼兒園教書的那點工資餬口。兩塊錢啊,可不是小數目。”
諸明遠說到這裡,臉上露出幾分無奈的笑意:“晚上在川大教書的唐伯伯來串門,聽說了這事,給你三叔支了個招。他說'諸老三,你修電器的本事不錯,開個修理鋪子吧!'”
“你三叔從小就愛擺弄這些,上大學前在廠裡當過幾年維修工,手藝確實不錯。轉眼到了除夕,他就帶著工具出攤了。就拿了張掛歷紙,背面寫著'修理無線電——又快又好'。”
“那會兒臨近過年,街坊鄰居都想趁過年把家裡壞掉的電器弄好。修理工都回家過年了,所以生意特別好。七天下來,居然賺了三百塊。”
說到這裡,諸明遠的眼睛亮了起來:“你們三伯母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八塊五,那可是一筆大財富啊!”
“後來我們哥幾個就商量著要辦個音響廠,連招牌都想好怎麼寫了,叫'遠揚'。”
“為什麼叫這個名字?”諸海棠好奇地問道。
諸明遠笑著解釋,“那時候覺得洋氣。”
幾個小輩恍然大悟,忍不住笑出聲來:“這中西結合得不錯啊!”
“那後來呢?”諸葛雨追問道,她對這段家族往事充滿了好奇。
諸明華嘆了口氣:“那個年代政策不允許個人辦廠,就沒繼續了。三年後環境好轉,我們剛開始養殖鵪鶉。”
“難怪你們看小陽玩電路板那麼感慨。”諸海棠恍然大悟,看向父親的眼神多了幾分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