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生之我在2003的開掛人生

第56章 財政大權

“媽,我深知糧食有多關鍵。”季陽認真地說,“但是...大豆該不該算糧食?”

諸葛雨一臉茫然,不明白哥哥為什麼會問這麼奇怪的問題。

“憑什麼說大豆不是糧食?”林雅覺得有些好笑。這幾天她跟諸明遠進京參加糧食協調會議,重點討論的是大豆問題。

“你這傢伙是想說...保主糧?”諸明遠一拍大腿,眼中閃過一絲驚喜。

季陽點點頭,對林雅解釋:“媽,大豆屬於油料,不是主糧。”

見自家婆娘還是一頭霧水,諸明遠在旁邊偷笑。林雅抬手打了他一下,臉微紅:“來,給媽講講。”

雖說丈夫搞農業,但作為城市大家閨秀,她對農業確實不太瞭解。車廂裡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。

“媽,關鍵差異在於怎麼統計...”季陽耐心解釋。

在華國,糧油的概念和國際標準不一樣。國家把穀物、豆類、薯類都歸為糧食作物,而油料作物包括油菜籽、花生等。最大的區別就是大豆,在國內被歸為糧食類,國外是把它划進油料作物。

“既然咱們主糧還有點富餘,為啥還強調保護主糧?”林雅追問道,“無論種糧還是種油料,都關係民生,為什麼說大豆'不必自給自足'呢?”

“媽,我國適合種植大豆的地區只有東三省和淮北。”季陽解釋道,“就算是這些地方,大豆每畝產量才180來斤,這產量還得靠基因改良的新品種。普通大豆畝產只有135公斤左右。”

“哥哥,你的意思是別的農作物產量大些?”諸葛雨眼睛一亮。

“對,從產糧率看,大豆比不上主要糧食。”季陽點頭,“種玉米每畝能打六百多公斤,是大豆的3-4倍。我國主糧供應基本平衡還略有結餘,而大豆的進口量是多少?”

“兩千四百萬噸,以後還會更多。”諸明遠接話,眼中閃過一絲憂慮。

季陽拿出手機計算:“如果把東三省的寶貴耕地用來種大豆,要實現自給自足,主糧年度缺口能達七千二百萬噸,甚至1億噸。除非國家能開墾新耕地種大豆。”

林雅終於聽明白了。但增加耕地?她和諸明遠相視苦笑。

這次糧食協調會就很不順利,核心問題在於城市發展時如何平衡建設用地與農田。水太深了。18億畝耕地紅線是共識,但如何劃分成了大問題。包路、沿河,整理零散農田,控制城市擴張是中樞意見,但地方反對聲音很大。

“所以,”季陽總結道,“與其在大豆上死磕,不如把有限的耕地用在刀刃上。”

車廂裡陷入短暫的沉默。諸明遠若有所思地看著窗外飛逝的景色,手指輕輕敲打著座椅扶手。

“爸,”季陽繼續說,“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提高現有大豆產量上,比如推廣優質品種,改進種植技術。但完全自給自足,可能會顧此失彼。”

諸明遠點點頭:“你說得對,這個問題確實需要重新思考。”

林雅看著未來女婿,眼中滿是讚許。這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,確實超出了他的年齡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