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小寶皺了皺眉,日本鬼子這樣做,用意並不是買走一座塑像,而是要破壞濟南人對於關二爺的尊崇之感,既然塑像都能買賣,那關二爺也會被人聽見,認為關帝廟這裡見錢眼開,以後恐怕香火就不可能鼎盛了。
吳小寶驚歎,日本鬼子做事總是迂迴曲折,濟南人實在直來直去,根本看不透日本鬼子在做什麼,等到發現上當就已經晚了。
他知道,關二爺那尊塑像比他的年齡還長,在芙蓉街這邊已經有一百二十年曆史,南來北往的客商到了濟南,都得來關帝廟拜一拜,祈求平安順利,如果連塑像都被日本鬼子弄去,中國人就太沒有面子了。
那個混混說完,最後感嘆:“商人見錢眼開,只要給錢就行,反而不如咱們這些小混混們講義氣,有些事不給錢也做,有些事給錢打死也不做,對不對?”
所有人紛紛附和,他們雖然是芙蓉街的小混混,但還是有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線,只要對中國人有利的,不要錢也肯幫忙,對日本鬼子有利的就嗤之以鼻,給錢也不上手。
吳小寶從薛先生那裡得到的資訊很簡單,組建隊伍,進入貨臺,讓日本鬼子發雙倍工錢,但接下來怎麼做他心裡也沒底。
至於這些人到了貨臺,是一直幹下去,還是幹幾個月就拉倒,他也沒底。
正在這時,芙蓉街賣包子的劉掌櫃來了,手裡拎著兩個食盒,沉甸甸的,累得滿頭大汗。
“小寶,有人訂了包子,讓我送過來,讓你招待自己這些朋友。”
劉掌櫃把食盒放下,揭開蓋子,裡面是熱騰騰、白花花的包子。
食盒裡還放著十幾頭大蒜,小混混們歡呼一聲,不管三七二十一,也不管是誰請客,直接拿起包子就吃。
吳小寶把劉掌櫃拉到一邊,他知道這很可能是薛先生點的包子。
果然,劉掌櫃說:“濼源公館那邊有人拿著條子過來,定了一百二十個包子,讓我送來,就說是薛先生統一付錢,其他的讓我不要管了。”
吳小寶放了心,他出來招募人手,看起來薛先生也派人跟著他,怕他出事,他這邊全都搞定,薛先生高興,就派人送包子,也不跟他打招呼。
總之,有了薛先生這個靠山,吳小寶不管做什麼都得心應手,一路暢通。
“小寶,我還不知道你已經接替了七叔那個位置,真是恭喜恭喜。”
劉掌櫃笑容滿面,雙手抱拳,向吳小寶微微鞠躬。
過去,他把吳小寶當做小工,有了事情直接來喊,隨意安排,但現在吳小寶搖身一變,成了濼源公館裡面的紅人,以後劉掌櫃要想把包子送進濼源公館,還得透過吳小寶。
所以,他現在想套近乎,跟吳小寶搞好關係,以後讓吳小寶買他的包子。
吳小寶笑著點頭,以前劉掌櫃對他也很關照,每次幹活,除了工錢,還有一份包子讓他吃個飽飯。
如今,兩人位置顛倒過來,他可以照顧劉掌櫃,當然不會推辭。
劉掌櫃壓低聲音,告訴吳小寶,以前七叔那邊,不管買多少東西,都有兩成回扣,如今吳小寶在這裡,大家鄉里鄉親,他可以把回扣加到三成,保持長期合作關係。
吳小寶有些感慨,看起來不管到了什麼時候,只要是商人就有利益關係,從前七叔從沒說過這件事,怪不得每一次濼源公館的飯不夠了,就讓劉掌櫃送包子,這真是雙方共贏,皆大歡喜的好事。
“劉掌櫃,我不用你給我回扣,所有的錢都記在賬上,以後我的朋友們到這裡來,如果沒錢吃飯,你就管一頓包子,記好賬目,我也不想虧欠你太多。”
劉掌櫃大喜:“那是當然,小寶,只要是你的朋友,就是我的朋友,到這裡吃包子沒問題。”
兩個人難得有閒談的功夫,聊著聊著,劉掌櫃就提到了秋葵裡那兩個日本人。
他覺得很奇怪,幾乎每隔幾天,秋葵裡就訂幾十個包子,劉掌櫃過去送飯的時候,那家店裡只有一男一女兩個老闆,看不到第三個人影,但是這麼多包子,足夠十幾個人吃飯。
“小寶,你說他們是不是搞什麼鬼?買這麼多包子究竟給誰吃?不會是偷偷餵狗吧?”
吳小寶忽然打了個機靈,他知道濼源公館下面有兩層審訊室,假如秋葵裡這邊也做同樣的設計,在院子裡向下挖,不管下面是藏寶室還是審訊室,恐怕都不是什麼好事。
他又詳細詢問了,劉掌櫃很肯定地說:“每隔三天,秋葵裡就要一次包子,每次是六十個。”
吳小寶伸了伸舌頭,劉掌櫃的包子個大餡足,小混混每人吃三個就已經足夠,就算是貨臺上幹體力活的,最多也不超過十個,劉掌櫃往秋葵裡送了那麼多包子,兩個日本人肯定養著十幾個人幫他們幹活,但具體乾的是什麼?不在小樓的地上兩層,應該是往地下挖了很多。
要想調查這件事,他只要派小梁帶兩個人,晚上到秋葵裡附近轉幾圈,就能看清楚,哪裡幹活,哪裡亮著燈光,也有動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