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前天打的,二十四斤重。”錢旭隨口應道,語氣平淡得彷彿在說今天的天氣。
三叔錢繼山聞言,眼中閃過一絲詫異:“好小子,真有兩下子!這山獐可不好對付,警覺得很。”他摸著下巴,回憶道:“去年我蹲守了整整三天,連個影子都沒見著。”
錢父笑呵呵地給兩人倒了水,開始繪聲繪色地講述錢旭打獵的經過。說到精彩處,還不忘誇耀幾句:“這小子打獵有一套,上次還打到了一隻野兔...”
正說著,木匠錢勇揹著工具箱走了進來。他是方圓百里有名的老木匠,手藝精湛,為人也爽快。
“走,先去看看地基。”錢勇放下工具箱,招呼眾人。
錢旭跟著去到宅基地,重新撒上石灰畫線。他特意將魚池的位置也標註出來,心裡盤算著等房子建好,就可以在院子裡養些魚了。
遠處傳來粗獷的吆喝聲,打斷了他的思緒。抬頭望去,只見三個中年男人大步流星地走來——正是大舅徐翠山、二舅徐翠明和三舅。
“你小子還知道幹活?”大舅徐翠山瞪了錢旭一眼,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滿。他一直覺得錢旭整天打打獵的不務正業。
錢旭抿嘴輕笑,對大舅的脾氣早已習以為常。這位脾氣火爆的長輩從小就看他不順眼,認為他不夠穩重。
二舅徐翠明看出氣氛有些尷尬,連忙打圓場。他在院子裡放了個木墩,笑著說:“來,讓大夥看看你的本事。聽說你箭法不錯?”
錢旭也不推辭,轉身回屋取來弓箭。他隨手搭箭,瞄準木墩上的記號,只聽“嗖”的一聲,箭矢穩穩地釘在靶心處。
“好箭法!”二舅眼前一亮,連連稱讚,“這準頭,比縣裡的獵戶都不差!”
就連一向對錢旭挑剔的大舅,臉色也緩和了幾分:“等山裡打獵的季節,我帶你去山上狩獵。不過記住,打獵要量力而行,別逞強。”
陸續又來了十幾個村民幫工。有的扛著鋤頭,有的揹著竹筐,都是來幫忙的。錢母在灶房裡忙活著,煮了一大鍋酸菜面,香氣四溢。
吃過早飯,錢父燃放了一串鞭炮,紅色的紙屑在院子裡飛舞。他站在院子中央,給大家分派任務:“八人挖地基,十人去後山搬石頭。記得路上小心點,石頭要搬結實的。”
錢旭跟著去後山搬石頭的隊伍。山路崎嶇,但大家說說笑笑,倒也不覺得累。有人說起前些日子在山上見到的野豬,有人講述去年建房時的趣事,歡聲笑語不斷。
太陽漸漸升高,汗水浸透了衣衫。錢旭和幾個年輕人抬著一塊大石頭,小心翼翼地往回走。路過一片竹林時,忽然聽見“咔嚓”一聲,竹林中竄出一隻野兔。
“別動!”錢旭低喝一聲,示意大家放下石頭。他快速取下背上的弓箭,瞄準那隻正在啃食嫩草的野兔。
箭矢破空而去,正中目標。野兔掙扎了幾下,就不動了。
“好箭法!”同行的年輕人們紛紛叫好。
錢旭將野兔拎起來,笑道:“晚上加個菜。”
回到工地時,挖地基的工作已經完成了大半。錢父看著整齊的地基,滿意地點點頭:“這地基打得結實,房子至少能住幾十年。”
錢勇老木匠蹲在地上,仔細檢視地基的平整度:“不錯,地基打得好。待會把石頭壘上去,再打層灰,明天就能開始立柱子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