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父慈子孝程處默

第53章 二月初九

“孤有一建議,吏部門檻加到三尺高。”

太子這番話不亞於公開打臉。

民部尚書檢校吏部尚書戴胄驚愕:“殿下何出此言?”

李承乾詫異:“戴尚書竟不知麼?正月十六耗磨日,東宮行太子令,要吏部行旨授,著殿中侍御史程處默兼正六品下司經局太子文學。”

“二十三天了,吏部毫無反應,是太忙了,還是孤這個儲君無權任命官員?”

“吏部門檻那麼高,加到三尺不是合情合理麼?”

一向溫文爾雅的太子,以鋒銳的言辭向吏部揮刀,讓戴胄猝不及防。

“是誰承接太子令的,站出來!”戴胄眼裡閃爍著怒火。

狗膽包天了,太子令都敢卡!

吏部侍郎唐皎垂著眼皮,懶得接話。

吏部侍郎楊纂苦著臉出班舉笏:“啟稟殿下,此事是臣楊纂失誤,竟忘了及時處理。”

他以為會是程處默著急,求到頭上時可以拿捏一二,想不到急的竟是太子!

一向溫和的太子,此刻竟凌厲地出手,讓楊纂措手不及。

戴胄臉色鐵青:“本官看你不是忘記,是全無胸懷,手上有點雞毛大的權力,就行撣子之事!”

“吏部廟小,容不下你這大佛!且去!”

撣子諧音膽子,戴胄是罵他膽大包天,連太子令都敢上下其手。

中書令溫彥博閉口不言,撈楊纂的事,可一不可再。

中書侍郎顏師古嘆了一聲:“楊纂的胸襟確實不宜在吏部任事,唯有才學可用,不如徙太常寺?”

左遷即貶職,右遷是升官,徙是平調。

正四品上吏部侍郎,即便是徙正四品上太常少卿,也損失了很大一部分實權啊!

黃門侍郎趙弘智當場表示反對:“顏侍郎忘了,他翫忽職守,怠慢的是太子令。”

“這樣處置,太子令威嚴何在?”

顏師古閉口不言。

為楊纂說一聲就算是盡到情誼了,犯不著把自己的前程也搭進去。

李承乾似笑非笑:“孤也想知道,太子令在大唐算不算廢紙。”

尚書右丞宇文節出班舉笏:“臣宇文節以為,當免官,以儆效尤。”

免官是可以隨時再起復的,除官理論上是不再起用的——僅僅是理論上。

不尊太子令,認真追究,流放都綽綽有餘。

李世民權衡了一陣,森然開口:“楊纂翫忽職守,不尊太子令,即刻免官。”

“旨授程處默一事,吏部三日內辦理。”

免官都是看在楊纂說服華陰縣楊氏的情分上了,真依著天子的脾氣,很想一刀了事。

這個楊纂腦子好像是拿去餵狗了,一點不吸取教訓,總是在涉及程處默的事情上犯蠢。

就算太子還沒有明確被放權處理政務,安置一些東宮的中低階官員沒有任何問題。

不過,程處默兼職太子文學,讓李世民浮想翩翩,是不是程咬金也明確支援太子了?

李世民很矛盾,既盼著太子早點成長起來、為他分憂,又怕太子坐大、奪他權柄。

皇帝與太子之間,除了是父子、帝王與儲君,還是爭奪權利的對手。

還好,現在有長孫皇后勸解著,李世民還不至於過分猜忌。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