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父慈子孝程處默

第393章 陛下不是在開玩笑吧?

正月十一,常朝。

晉王師吳天德睜著浮腫的眼睛,勉強出班舉笏:“臣吳天德,彈劾東宮在長口城與民爭利。”

程處默忍不住開口:“雙流公,你要是被脅迫了就眨眨眼。”

初九才來求和,十一又來彈劾,要說這是吳天德的本意,每一個知道訊息的大臣都不會相信。

朝堂上,嗤笑連連,顯然這點貓膩早被看破。

李承乾傲然開口:“長口城並非大唐固有之地,雖租借九十九年,庶人卻是高句麗之民。”

“所以,晉王府是把高句麗之子民,當成大唐子民了?”

“孤退出長口城,由晉王府接掌此中利益麼?”

李承乾眼裡沒有什麼晉王師,張口就奔李治來。

李治尬笑:“殿下卻是誤會臣了,臣豈敢生此心?”

他想不到,李承乾根本不理會吳天德,劍鋒直指晉王府,讓他腹中的魑魅魍魎沒法施展。

雖然李治就是這麼想的,可萬萬不能公諸於眾啊!

“有賊心沒賊膽,可鄙復可笑。”李承乾不屑地掃了李治一眼。

哪怕李治默不作聲呢,李承乾也能高看他一眼不是?

李治確實怕李承乾橫下一條心,非要將他攆去就藩。

畢竟,他的本職幷州大都督,本就不該在朝堂上立足。

連李恪都有司空之職,議事名正言順,李治卻不宜開口。

“孤聽說,晉王納了南梁蕭氏女為孺人?”李承乾打量了李治幾眼。“孤尚且未納良娣,晉王倒走在前頭了。”

這幾句話輕描淡寫,卻讓李治如芒在背。

太子尚且沒有側室,當弟弟的晉王先納側室,禮法上雖然說得過去,卻味道不對。

咦,那李象是誰生的?

嗯,雲南郡王李象的生母是一名普通宮人,早已經卒了,李承乾的話沒摻水分。

也不是李承乾第一個這麼幹。

高祖太武皇帝第九子、周王李元方,生母宮人張氏;

李世民的七子蔣王李惲,生母宮人王氏;

李世民的二子李寬、十二子代王李簡,只知道是宮人生的,連生母姓啥都無人問津。

當然,也是因為李寬、李簡早夭的原故才如此。

李世民乾咳了一聲,生硬地轉開了話題:“自武德五年把渭南縣從華州劃歸雍州之後,華州身為輔州,卻只有鄭縣、華陰二縣,戶不足二萬,口不足十萬,儼然成了最小的州。”

“朕覺得可以改一改。”

華州的輔州地位,是因其坐擁潼關之險而得。

但這個下轄縣的配置,就很不合理了。

當然,渭南縣已經劃歸雍州,再劃回華州已經不可能。

中書侍郎馬周面露微笑:“雍州二十餘縣,也不在意多這兩縣,要不直接省了華州?”

拋磚引玉之言,通常不是多正確,要不然讓後頭的官員說啥?

吏部郎中李義府提出異議:“如此不就少了一州官吏的位置?”

尚書右丞許敬宗捋須:“無論如何,潼關之後當存華州,以為雍州屏障。”

兩個奸佞的人品雖然不堅挺,眼光卻是犀利,與馬周唱和之間,把華州的地位定了下來。

“同州九縣,五萬餘戶,二十三萬餘口,割一縣過來亦可。”黃門侍郎唐臨揚眉。

“問題在於,同州諸縣與華州隔著滔滔渭水,就是划過來了,治理也不方便。”尚書左丞劉洎否定。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