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片:集齊五京,打造頂級豪強!

第14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!產業調整!

陸文虎說道:“老表們非常熱情,又了下200萬的訂單,希望我們能夠儘早把貨給運過去。”

至於貨品,電器方面則以大陸規定的十七種進口商品為主。

比如說汽車、腳踏車、縫紉機(包括機頭)、電視機(包括映象管)、收音機、錄音機(包括收錄兩用機、三用機、錄音磁頭)、手錶、照相機、電風扇、洗衣機等等。

除此之外,如尼龍等化纖製品也非常走俏。

還有紅油、洋菸、洋酒…

好傢伙,總歸就是一句話,只要是港島這邊有的,運過去就能賺錢。

整個新界的鄉紳都在做這麼生意,只不過大家手段也不盡相同。

如陸家村這種沿海的,那就透過漁船等作為交通工具。

有多鼎盛呢?

就港島、濠江這兩個地方,預計便有千條漁船在海面上交易。

如果再加上從灣灣那一塊來的船隻,好傢伙,遮天蔽地!

海上都這般興盛了,陸地上自然也不得了。

比如說北區、元朗那一帶,它們直接靠近大陸,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,這生意做的也風生水起。

所以呢,鄉下仔確實有一點窮,但是鄉紳們絕對不會窮。

就說陸文東那便宜老爸,在陸翰濤跟成家村的打壓下都能給他留下幾百萬的存款…

還是在70年代末的情況下!

其他人聽的也非常高興,陸家村的生意是村民們合股在做,生意好,大家分的錢就多。

這倒不是陸家村人生來就覺悟高。

而是因為走私有諸多風險,比如說因為現在走私昌盛的緣故,海面上就出現了不少大天二(海盜)。

又比如說走私可不是把東西運過去就行,得那邊有人接收,還得人家願意現場交割錢貨兩訖。

又比如說這採購、出海等等…

這些可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搞定來著,都需要組織的力量。

陸文富越說越興奮:“等掌握龍蝦灣,我們能送的貨就更多,到時候,每家每戶每個月都能分到幾千塊。”

每戶幾千塊,平均一下的話,等於每個村民大約能夠拿到1000多塊…

這個數字已經不算少啦。

目前港島的平均工資也就是一千多塊而已。

在鄉下,在自己有房子住有田種的情況下,龍蝦灣陸家村的村民每個月還能透過走私分到一千多塊。

怎麼能算少?

當然了,走私的利潤可不止這一點。

陸文東一邊翻開賬本一邊對陸文富說道:“繼續。”

根據賬本上的數字,走私中的20%要進入陸家村的公賬。

公賬的主要作用是濟危扶貧以及應急。

比如說在災荒之年,公賬就需要出錢買米買油買柴等等。

又比如說村民如果是為村子做事,而導致受傷或者死亡,這錢就需要從公賬中撥出。

就好像之前老村長之死以及受傷的那些村民,都會從公賬中領到錢。

公賬,是村子的底線,有它在,村民們就能團結一心。

那麼陸文東每次能夠從中分到多少?

………

前文說過,陸文東家是陸家村的大地主,佔了一半的股份。

也就是說,在利潤之中,陸文東會直接拿走50%...

當然了,實際上是40%!

因為公賬在前,私賬在後,這是規矩。

根據當下陸家村的走私規模,每走一條船,陸文東少則賺幾萬,多則賺十來萬。

至於陸文虎等,賺的也不少。

所以,在打成家村這一塊,陸文虎等人最積極。

“不錯。”
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

📖
目錄
⚙️
設定
🌙
夜間
閱讀設定
背景主題
字型大小
A-
18px
A+
夜間模式
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