罷了,難道還能把唐孝仁撤了嗎?
他施政有功,突然罷免也說不過去。
而且還得顧及皇后的心情。
李天在心中暗道:“岳父,你居然背刺我!下次你給我注意點!”
李天把唐孝仁咒罵了N遍。
奏摺的最後,還說了一個事情。
北境各郡縣抓到的北莽走私商販,共有五百多人,各地都不敢擅處,送到京城來正法。
唐孝仁也拿不定主意,所以讓李天定奪。
按照刑部的意思,直接送去刑部治罪就行。
兵部覺得這些全是北莽人,與北莽軍隊也有所關聯。
近幾年朝廷都沒打過勝仗。
老百姓也分辨不出北莽商人與士兵。
乾脆就做個獻俘儀式,提高京城軍民計程車氣。
不可以!
李天當即否定了兵部的提議。
搞個獻俘儀式,大周的國運點豈不是又漲了?
肯定不行!
此時,系統又出現提示:
【發現國事:如何處置北莽商人。】
【該國事可能改變國運,是否舉行殿前會議?】
哎?
居然又觸發國事系統了!
李天當然選擇召開了!
剛上漲的國運,得趕緊敗壞掉才行!
李天立即對小魏子說道:
“宣首輔、兵部尚書、戶部尚書、刑部尚書舉行殿前會議!”
“遵旨!”
天色快暗,李天卻要舉行殿前會議,這個訊息讓唐孝仁也很意外。
李天點名的官員,立即整理官袍,跟隨太監來到皇宮。
上次殿前會議,在朝野上下都傳遍了。
朝中不乏唐孝仁這種聰明人。
李天“高明”的施政手段,讓許多大臣都收起了輕視的態度。
皇帝不是好糊弄的!
有這麼個手段高超的皇帝,眾大臣都敬畏起來。
這次殿前會議,肯定是陛下又有什麼要緊提示了!
一定得用心揣摩啊!
看著殿上的幾位大臣,李天氣的牙根癢癢。
尤其是唐孝仁,李天心裡滿是怨恨!
這傢伙怎麼回事,究竟是不是奸臣?
不是說這位岳父只知道溜鬚拍馬嗎,怎麼做了首輔變得有能力了?
李天越想越不得勁兒。
究竟是哪兒出問題了?
好在,李天是個善於覆盤總結的人。
他很快就明白了,上次失敗,是因為自己的指示太模糊。
讓唐孝仁這群傢伙得以發揮。
所以這次殿前會議,指令一定得明確清晰!
不能讓他們誤解!
想到這兒,李天輕咳了一聲說道:
“朕舉行這次殿前會議,是商討如何處置那些北莽商販。”
沒想到率先出列的,居然是剛上任的禮部尚書。
“陛下,俗話說兩國交戰不斬來使,那些北莽商販不是士兵,怎麼可以按俘虜對待?”
李天看了這位剛上任的禮部尚書一眼,名叫賈仁義。
這名字不錯啊!
假模假樣的果然假仁義!
他的發言挺符合朕的心意!
果然,賈尚書說完,就受到別的大臣一致圍攻。
有說他沽名釣譽的。
有說他婦人之仁的。
兵部尚書甚至直接說他外通敵國。
賈尚書很快便難以招架了。
這是戰友啊!
本章未完,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!